三、合理化生产运动和生产管理方式演进中的标准化
1、单一化
如果生产太多种产品或是从事太过复杂的工作,那就会造成许多的浪费,同时也使之成效不高。因此,要采取减少产品的种类或简化作业程序来加以改进。
2、标准化
把对应于事物的无数种标准与方法加以统一,规限于某种标准的行为作法。这样的作法就不仅仅是减少产品数或工作项目,而是把种类或作业的内容以一定的标准加以统一的意思。
3、专业化
整个生产流程中的每个人、每个职位和行为都是可以专门的、固定的;在每个产品或作业事项上,以专门的、特有的技术及品质来显现与众不同的差异,使其在同业中确保其优越性。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生产合理化运动之初,出现了一部著名的胡佛委员会调查报告,该委员会的正式名称为“美国行政部门组织委员会”,由美国联邦工程协会主席H·胡佛任主席而得名。1921年该委员会发表调查报告:“美国工业的全部生产率尚未超过最大可能生产率的50%”。此报告影响巨大,在美国商务部所属简化应用局的经办下,美国发动了一场全国性的工业生产简化运动。简化程度达到24%-98%。胡佛委员会调查报告也是标准化经济效果研究的最早成果。直到1975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才完成了《标准化的经济效果》的研究报告;1978年ISO发表《标准化的效益》,提出了许多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评价与计算方法。1922-1928年,美国的生产合理化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和标准化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1921年1月,在美国商务部领导下,铺砖业通过标准化将60种大小不同的砖简化至7种;到1923年,电灯式样由190 1年的500种减少到342种;切削工具种类减少75%,每年节约50万美元;蒸汽锅炉由130种简化为13种,每年节约50万美元;建筑工具材料种类减少后,每年节约350万美元;1924年把钢板的尺寸种类由1819种减至262种;机器工具业统一了金属工具,使式样和种类减少60%;钢丝网由520种减少至69种。纺织业、木业、纸业及其他行业也实行了程度不同的标准化。
以上所论述的都只是经济领域的生产合理化。但在马克斯·韦伯的“合理化”概念体系中,合理化代表了一个社会中服从理性决策标准的领域的不可抑制的扩张,以及与此相应的劳动的工业化现象。马尔库塞更直接指出:合理化实际上
就是政治统制的隐蔽系统。这些都是标准化、专业化、合理化进入社会运行系统后所发生的转化。这种建构还可以有更完整的描述。从宏观世界历史的发展来看,主要经历了以下5种生产方式:
单件手工生产(Craft
大规模批量生产(Mass
柔性生产方式(Flexibility
精益生产方式(Lean Production)
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nization)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