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旧文)香港娱乐圈的人到中年现象

(2007-05-17 10:15:45)
 
(陈晓旭去世,想起了从前写的一个旧文,贴上来,纪念。)
 

   泪雨纷飞,全城缟素。新年前夕的香港又一次沉浸在悲痛之中,又一颗巨星陨落了。
 
    一年来,香港娱乐界相继送别了张国荣、罗文、柯受良,这一次是梅艳芳。如此短暂的时间,如此集中的悲剧,这座城市早已流言四起,除了悲伤,人们眼中更多的是疑惑和莫名的恐惧。
 
    其实单独来看,四个人都属事出有因,疾病是最重要的因素,梅艳芳患子宫颈癌,罗文患肝癌,张国荣患精神抑郁症,最像非正常死亡的小黑患严重的哮喘病和酗酒。但是在香港娱乐业“市道不景”的背景下,四个人前赴后继的死亡难免就显得有些诡异,有些不祥。
 
    美丽而坚强的梅艳芳,将自己的年龄定格在了40岁,一个传统上已经不惑的年龄。与梅类似的是,张国荣离开时仅46岁,小黑柯受良48岁,而年龄最大的罗文也不过52岁,他们还都是年富力强的中年人,为何偏偏撒手而去?难道这是香港娱乐界的“人到中年”现象?
 
    在上世纪80年代,由一部著名的小说引起,内地全社会曾高度关注过知识分子的“人到中年”现象,指知识分子贡献很大,是单位工作的骨干,但待遇不高,而且担负着沉重的家庭责任,致使他们疲惫不堪,甚至英年早逝。梅艳芳等人身家千万,生活无忧,比较从前的知识分子有天壤之别,看起来绝对不会有中年危机,但是在风光与荣耀背后,我们可以透视到他们背负着难以想象的压力,很可能是导致他们人生悲剧的罪魁祸首。
 
    香港艺人工作拼命和敬业是出了名的,查看梅艳芳死前几个月的报道,起初是《梅艳芳否认患绝症》、《梅艳芳自称身体很好》,及到终于承认患宫颈癌,梅艳芳又称“有信心战胜病魔”,否认“已退出《十面埋伏》剧组”,并对称自己病情严重的朋友发火,甚至还筹备自己的个人演唱会,直至突然传出病重的消息,堪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真是一个坚强而乐观的女人。病情已危在旦夕尚且如此,平时在娱乐圈工作拼命程度可见一斑。
 
    再看其他人,一则关于“柯受良飞越布达拉宫”的壮举被广泛报道,但是所有人都忽略了,一个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哮喘病人如何登上4000米以上的布达拉宫,并驾车完成那一“壮举”的。笔者知道那是商家出钱赞助的活动,小黑把命都豁出去了。导致张国荣纵身告别人世的抑郁症,也和长期充满压力且极不正常的工作密切相关。
 
    这种拼命无法用敬业来一言概之,实际上艺人进娱乐圈,身体就不属于自己了,娱乐圈巨大的名利压力推着艺人与工作搏命,稍一歇息,便可能被新人赶超,被歌迷遗忘,被喜新厌旧的名利场抛弃。所以明智的人选择急流勇退,而更多的、更敬业的如梅艳芳者选择被最后榨干。一个好莱坞影星愤怒地控诉说:“好莱坞是名利场,更是古罗马大斗兽场,是绞肉机。”有部香港电影名字正叫《香港有个好莱坞》。
 
    网上歌迷选了梅艳芳著名的《女人花》寄托哀思,于是我找到这首歌,令我难过的是,这正是一曲献给死去女人的哀乐和悼词:“别问我,花儿是为谁红,爱过知情重,醉过知酒浓,花开花谢终是空,缘分不停留,像春风来又走,女人如花花似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