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IT脚 |
挖人事件,联想戴尔的一次共谋
在全球市场,未来很多年里,联想和戴尔都将是一对冤家,起码在目前的中国市场,我们已经看到了战争的硝烟。8月21日,联想宣布成立“卓越中心”,戴尔公司前副总裁麦大伟被任命为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这已经是一周内从戴尔跳槽到联想的第三位高管。
挖人事件有它的时代背景,自联想通过收购IBM的PC部分走向国际,联想和戴尔就成了全球范围内的死敌。今年,在中国之外的亚洲市场,戴尔增长迅速,成绩远远超过了联想,在印度和日本市场表现尤为出色,增长率在50%以上,而联想在以上市场表现差强人意;在中国市场,情况恰恰相反,本土老大联想势头不减,上财季销售业绩增长33%,而戴尔出现了下滑。两家在中国市场及亚洲市场冰火两重天的表现,就是联想挖人事件的决定性因素。
联想满怀着拥抱世界的雄心,国际化之路却崎岖不平,业绩未见突飞猛进,这对急欲树立国际化品牌的联想来说是不可容忍的,国内业务再出色,也只能给国际对手落下“窝里横”“地头蛇”的口实,联想急需突破口。打击对手最有效的手段是挖墙角,诱使对方主将弃暗投明。联想挖走戴尔在亚太市场的功勋将领,不仅可将戴尔的直销模式完全掌握,对戴尔的士气也是一个重大打击,而且在公众强势形象方面将戴尔压下一头。所以,挖人事件,是联想的一次完胜,而对戴尔的打击,不下于笔记本召回的损失。
那么,戴尔在这次风波中就是一无所获吗?也许未必。戴尔全球增长迅速,唯独在中国水土不服,形象不佳,被指责售后服务不好、笔记本有隐患,对待中国市场双重标准,有歧视消费者之嫌,以至于有网友号召拒买戴尔。戴尔在中国表现失水准,戴尔高层管理者难辞其咎,戴尔创始人与股东们对中国管理层不满是显而易见的。本土化首先是人的本土化,戴尔中国若想融入中国市场,首先需要进行人员本土化配置,从这方面来说,麦大伟等西方高管的离职未必就是坏事,戴尔可趁机进行高层调整,制定更有针对性更中国化的竞争战略,这也许正是一次飞跃的契机呢。
呵呵,如果戴尔足够争气,借机放下架子,潜入市场埋头实干,挖人事件说不定可算作一次双赢,这样,本文所起的耸人听闻的题目就不算太离谱。联想借挖人继续国际化,走出去,戴尔想借丢人加强本土化,走进来,挖一家墙角,两家都各取所需,也不算一件很坏的事情了。
潘采夫
前一篇:好爸爸,坏爸爸
后一篇:记一次有意义的戒网瘾夏令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