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国杭州贫民窟

(2013-05-07 06:38:24)
分类: 千年家居·非房产

假设你回到民国,回到1947年冬天的杭州。

假设你开着最新出厂的进口雪铁龙轿车,以50码的速度——这是当时雪铁龙轿车的运动极限——在杭州开元路上向东行驶,还没走10分钟,车身突然剧烈颠簸起来,你赶紧停下车,摇下车窗往外看,发现路面上全是弹坑,你知道那是日本鬼子留下的杰作。你怕弹坑伤了底盘,把车停到路边,步行往前走,边走边欣赏街道两边那些鳞次栉比的店铺、饭馆、茶楼和旅社,你发现它们除了海拔比较低、建筑样式比较老派、广告牌大多竖着挂而不是横着挂以外,别的也没有什么特色。你百无聊赖,拐进旁边的小巷子,然后你震惊了。

你见过无数条旧城改造以前的小巷子,它们窄小、破旧,同时也清幽、干净,石板路上纤尘不染,跟水洗过一样。而你眼前的巷子泥泞无比,一部分石板早在抗战时期就被挖走做了防御工事,剩下的石板都被无良的市民搬到自己家垒了鸡窝。你高一脚低一脚地走着,皮鞋上沾满了雪泥,一不小心还踩了一脚屎。你仰天长叹,映入视线的是歪歪斜斜的屋檐,几乎没有一堵墙不是倾斜的,有些山墙外面还撑着两三根碗口粗的木头,似乎只要抽走其中任何一根,那些危险的房子就会突然轰然倒掉。

你漫无目的地在巷子里穿行,从这条巷子穿进另一条巷子,你看到了巷口钉着的路牌,上面写着“大井巷”、“安定巷”、“灵寿寺巷”、“火药局弄”……每条巷子都是那么破败,那么泥泞,每条巷子的房子看起来都是那么触目惊心、岌岌可危。

天色大亮了,你听见此起彼伏的咳嗽声,说明居民在起床。不一会儿,你看见一个穿着棉裤和短袄的黑瘦汉子拉着人力车从家里出来,顺着巷子往外走。你跟在他后面,发现他走到大街上一爿小茶馆门口,把人力车放在外面,从兜里掏出一叠钞票,要了一壶茶水,也不就座,也不要茶碗,就站在门口,捧着茶壶慢慢地喝完。然后他从人力车上拿出一个脸盆,递给茶馆的伙计,要了一盆热水,端着回了家。你感到奇怪,也要了一壶茶,借机向茶馆的人打听,才知道那个人力车夫是这里的常客,他每天花800元法币喝一壶热茶取暖,茶馆另外送他一盆热水,他端回家去给老婆熬粥用——现在物价翻着跟头往上跳,用现成的热水熬粥可以省一些柴钱,而省下的柴钱又能用来买米。

你还从茶馆伙计的嘴里得知,这些巷子里住的都是穷人(富人都去新开辟的街区住洋房住公寓了),那些东倒西歪的房子并不是他们的财产,而是他们从房东手里租来的。你问伙计:“那房东住哪儿呢?”伙计说:“早把家搬到上海啦,除了清明节扫墓,一年到头也不回来照管一回,这里有经租公司替他们收租。”你又问:“如果我去那条巷子里租三间房子,一个月得出多少钱?”伙计瞪大了眼睛:“您一定很有钱,一个人就敢租三间!刚才那个拉洋车的一家五口人总共才租了一间!”“那租一间得花多少钱?”伙计说:“上个月缴15万元的租就行了,这个月估计得缴30万吧。”

你吓了一大跳。因为你了解过那时候普通劳工的收入水平,知道一个人力车夫连续30天见天不休息也只能拉到30万元,刨去交给车行的份儿钱(绝大多数车夫买不起人力车,只能租用车行的),一个月能剩25万就不错了。可是光房租就得30万,岂不是连一间房都租不起?

伙计说:“所以一家老小都得挣钱啊,这附近巷子里住的有镇江人,有山东人,有湖南佬,有丢了职的绍兴师爷,有破了产的宁波赤佬,大都是农村来的,没有一家养闲人,男的拉洋车、摆小摊、卖方糕,女的给人家洗衣服、做保姆,小孩子背着筐子去拾荒,这样忙活一个月,挣的钱还得拿出一半交给房东,剩下的能糊口就不错了。按说杭州房租这么贵,从农村来的房客应该回老家种地去,可是这年头兵荒马乱的,回农村被拉壮丁,种庄稼交完苛捐杂税连种子钱都得赔进去。因为这个缘故,杭州房租虽然贵,每年来这里租房的农民还是越来越多。租房的人越多,房租涨得就越狠!”

你恍然大悟,想起了今天那些宁可忍受惊人的居住成本也要咬牙留在京广沪的年轻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黄庭坚买房难
后一篇:民国居不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