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官民剪刀差

(2012-04-11 06:31:30)
分类: 千年家居·非房产

不要以为民国时代就不拥堵。抗战前夕,成都市区16平方公里,46万人,每平方公里将近3万人,比今日成都还挤。街道又窄,路面又坏,交通法规又没人遵守,汽车虽然很少(全市汽车只有36辆),上街老是走不动:满坑满谷都是行人和黄包车,还有赶时髦的年轻人在大街正中晃晃悠悠瞎骑的自行车,任凭你把喇叭按飞,没人让路。那时候开车上街,就好比反动派陷进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中国官府的老毛病,老城一堵,就想开辟一座新城。1937年,也就是日本鬼子全面侵华的那一年,为了缓解老城拥堵,四川省建设厅在复兴门外征收农民耕地9000亩,规划了一个“成都新村”,划片卖给开发商以及想要买地建房的市民,让他们在一年内开工建造,两年内建成入住,每延期一年,按土地出让金的1%罚款。现在政府挂牌出让土地之后,也要求开发商在限期以内开工,跟民国政府的出发点一样,都是为了促进土地利用,避免土地闲置,防止有人捂地炒地。

且说四川省建设厅从农民手里征地9000亩,补偿金加安置费再加土地平整费总共花了310万(法币),可是卖给市民和开发商的时候,土地出让金总共要了782万,这一进一出,赚了一倍还要多。这种情况放到今天也很常见,低价征地,高价出让,向来是地方政府赚钱的法宝。

严格说,四川省建设厅也不算高价出让,9000亩地总共只要310万出让金,每亩才340元。而行情价是:最繁华的春熙路南段每亩10万以上,最荒凉的牛王庙街每亩1920元。说明政府虽然在征地时坑了农民,卖地的时候却给了市民和开发商很大优惠。农民吃了些亏,市民占了些便宜,经济学上管这叫“城乡剪刀差”。

现在就不一样了,地方政府低价从农民手里征地,然后再按市场价卖出一个又一个“地王”,然后这些地王再把城里人以及想要成为城里人的农民逼成一批又一批房奴。被征地的农民吃了亏,买房的市民也没有占到便宜,便宜让谁占了?地方政府,地方官。所以现在不是“城乡剪刀差”,是“官民剪刀差”——农民用手里的地,市民用手里的钱,一起为官老爷的政绩和腰包做奉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