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地会和陈近南

(2011-10-21 08:50:38)
分类: 旧闻新读·非历史

本文稍长,没有耐心的朋友只读以下四个要点即可:

一、天地会真实存在,但陈近南可能是个传说。

二、在某些传说中,陈近南是个和尚。

三、陈近南跟陈永华不是一个人。

四、这篇纯属无聊八卦,对现实生活没有任何指导意义。

——————以下是正文——————

伦敦的不列颠博物院藏有天地会的一系列内部材料,编号分别为Oriental 8207DOriental 8207EOriental 2339,这些材料记载了天地会的起源。

材料上显示,康熙初年,中国西部某少数民族侵犯内地,朝廷派兵平叛,连连失利。这时候,福建莆田少林寺的武僧前来投军,靠着精湛武艺打退了敌人,之后返回少林,拒绝了朝廷的封赏。一个大臣对执政者说:这些和尚立了大功却不受封赏,肯定是别有所图,他们的作战能力那么强,万一起兵造反,朝廷很难扑灭,不如出其不意杀了他们。执政者听信谗言,派大军包围莆田少林寺,放了一把大火。大火烧了好几天,把寺庙烧成一片瓦砾,大多数僧人都死了,只有五个武僧逃了出去。

这五个武僧都有俗家姓名,分别叫马超兴、方大洪、胡德帝、蔡德忠、李色开。为了报仇,五个武僧决心访求高人,组织一支义军反抗清廷。他们听说广东惠州某寺庙有个和尚叫万云龙,武功远在他们之上,于是就赶到惠州,邀请万云龙做了他们的首领。还有个叫陈近南的和尚,武功不高,但是足智多谋,文才出众,被他们请来做了军师。

后来他们跟政府军打了几仗,万云龙不幸牺牲,陈近南总结教训,认为仅凭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要想跟清廷对抗,必须成立一个庞大的组织。在陈的策划下,他们成立了天地会,下设五个“房”,马超兴、方大洪、胡德帝等五僧分别担任五房的房主,陈近南则担任总房主兼军师。然后陈近南派五个房主分赴广东、广西、浙江、福建、云南、贵州、江西、湖北等地发展会员。

几十年过去了,天地会成了一个庞大的、组织严密的帮会,它的成员遍布南方诸省,甚至还发展到了台湾。这时候陈近南已经去世,马超兴、方大洪等房主也死了,新的首领相继出现,但不管哪一任首领执掌天地会,都尊称最早牺牲的那个武僧万云龙为大哥,并尊称马超兴、方大洪、胡德帝、蔡德忠、李色开等五人为“五祖”。

天地会是一个反对朝廷的帮会,所以为政府所不容,它的会员一有不慎就会遭到逮捕。为了安全起见,身为创立者兼军师的陈近南编了一些暗语,让会众彼此联络的时候使用。这些暗语有很多种,最常用的一种是“地振高岗千古在,三合河水万年流”,譬如会众张三半夜到会众李四家去,张三在外面一敲门,李四就喊:“地振高岗千古在!”张三如果说“三合河水万年流”,就表明是自己人,如果说别的,那就证明不是天地会的人。

互不相识的会众在路上邂逅,也有一些暗语可以迅速识别对方身份。甲问:“兄弟从哪儿来?”乙说:“明。”又问:“往哪儿去?”乙再答:“清。”说明乙是天地会的,暗语里隐含了“去清”的意思。假如在晚上,还可以这样随口说一句:“今晚月亮怎么不明?”对方如果是天地会的,就知道正确的回答是“复明自有团圆时”,这个暗语里面隐含了“复明”的意思。

在不列颠博物院收藏的天地会文献中,还记载了一个人的名字:朱洪英。这个人自称是明朝崇祯皇帝的直系后代,他在天地会创立的时候加入,并成为陈近南和其他五个僧人的精神支柱。因为他的名字里有个“洪”字,所以陈近南他们又管天地会叫“洪门”。

以上记载跟金庸先生的描写很相像,也有明显的不同:第一,金庸笔下的陈近南是个书生,文武双全,而不列颠博物院的文献则显示陈近南是个和尚,武功不高,只擅长谋略;第二,金庸笔下的天地会骨干是郑成功的部下,而上述记载则显示来自莆田少林寺的五个武僧是主要头领,跟郑成功没有关系;第三,金庸笔下的万云龙就是郑成功,而在天地会的内部传说里,万云龙是来自广东惠州某寺庙的和尚;第四,金庸笔下的天地会有十堂,上述记载里的天地会只有五“房”;第五,金庸先生把传说中陈近南设计的暗语做了一些艺术处理,像“地振高冈千古在,三合河水万年流”这个口令,既不押韵,又不对仗,金庸改成了“地振高岗,一派溪山万古秀;门朝大海,三江合水万年流”,优美多了;第六,关于天地会又名洪门的来历,不列颠博物院文献给出的解释是源于“朱洪英”这个名字,而金庸笔下的洪门源于“汉”字的繁体形式“漢”,汉人江山被满洲人占了,没有了土地,把“漢”去掉土,就是“洪”。

但不列颠博物院文献里所记载的天地会起源也极可能是天地会发展到一个阶段之后故意虚构的,因为还有一些现存的文献表明,陈近南不是和尚,而是道士;另一种文献(乾隆年间某个天地会会员被捕后的供述)则显示陈近南非僧非道,本是翰林院学士兼兵部尚书,因为遭到清廷的不公正对待,愤而辞职,和莆田少林寺的武僧合创了天地会。这些文献所记载的都是传说,传说和传说之间有差异,说明一定有一些传说不符合事实,或者所有的传说都不符合事实。

在金庸先生笔下,陈近南原名陈永华,这个说法非常巧妙。历史上确实有个陈永华,是郑成功的得力助手,官封御史总制,相当于现在台湾“监察院”的院长。他的女儿也确实嫁给了郑成功的儿子,但他跟陈近南不是一个人,因为他从来也没创办过天地会,另外他也不会武功,《鹿鼎记》里凝血神爪那种神奇功夫属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的绝招,众所周知,希拉里女士抓伤过克林顿的脸。

陈近南可能是虚构的人物,天地会却是真实存在的组织。这个组织不光存在,还发动了几次轰轰烈烈的起义,给满清的统治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最大的一次起义是台湾天地会首领林爽文发起的,林在乾隆五十一年起兵反清,在乾隆五十二年被清廷扑灭,虽然只持续了一年多时间,却把台湾大半纳入天地会的控制之下,北起淡水,南到东港,“所过之处香案叠叠”(林爽文以顺天盟主身份发布的告示),台湾人民拿起镰刀加入天地会,占领城市,驱赶贪官,剪掉发辫,改换服式,台湾一时变色。为了扑灭这起暴动,乾隆动用了广东、广西、福建、贵州、浙江、湖南、四川七个省的军队,耗费的军费占了全年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

林爽文起义失败之后不到五年,台湾南路和台湾北路又先后爆发了两次起义,也都是天地会发起的。到了嘉庆七年,广东惠州天地会首领蔡步云起义。嘉庆十一年,广东潮州天地会首领张四田起义。嘉庆后期,从天地会衍生出 “小刀会”、“红花会”和“平头会”,分别在广东、福建、新疆和湖北从事抗清活动。这时候天地会的会员甚至发展到东南亚,一份文献上显示,苏门答腊岛上的华侨有相当一部分竟然是天地会会员。直到辛亥革命前夕,革命党人陶成章创建“龙华会”,其组织形式还参照了天地会的架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