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子坐明堂

(2008-05-08 06:24:11)
分类: 千年家居·非房产

好像是小学三年级来着,语文课上,听老师讲《木兰辞》:“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书十二转,赏赐百千强。”问老师:“什么是明堂?”老师说:“就是正房啦。”恍然大悟,原来明堂就像我们家堂屋(我们河南管正房叫堂屋),上面一个两坡的顶,下面四堵墙,一头挖门,两头开窗,坐北朝南,便于采光,很明净很亮堂,所以叫明堂。这么一来,《木兰辞》完全可以改写:“归来见天子,天子坐堂屋,策书十二转,赏赐百千夫。”意思不变,一样合辙。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书上偏让天子坐明堂,不让天子坐堂屋。 

后来读大学,在图书馆翻书,找到一本《中国古建筑术语辞典》,里面有个词条是解释明堂的,说是“阳宅基址内大门外前方宽阔的范围”。这话貌似很专业,其实换成俗语,无非就是门前空地。如果这个解释无误,那么《木兰辞》又可以改成:“归来见天子,天子坐门前,策书十二转,赏赐百千员。”但是朋友们,天子坐在门前空地上接见人民子弟兵,是不是有点儿不大庄重?

真正了解明堂的意思,是看了魏征的文章以后,这位初唐名臣在《明堂议》中写道:明堂是座大房子,盖在皇宫之南,上下两层,上圆下方,上面当祠堂,下面当办公室。(参见《全唐文》卷140,明堂议)由此可见,明堂不是堂屋,也不是门前空地。

魏征还说,明堂是天子用的,好多天子都有明堂,例如周武王、周成王、汉文帝、汉武帝、汉光武帝和隋文帝,都有。唐太宗李世民没有明堂,想给自己盖一座,却不知道怎么盖,找大臣商量,大臣意见不统一,有的说盖在皇宫里面,有的说盖在皇宫外面,从贞观五年商量到贞观十七年,总算拿出个方案来,李世民又不想盖了。后来他儿子唐高宗也计划着盖明堂,最后也没弄成。

倒是武则天有魄力,终于在垂拱四年盖起一座明堂。该明堂叫“万象神宫”,中间一楼,外面一院子,楼高294尺,院墙四面,各360步。楼分3层,底层四方,中层八角,顶层圆盖。底层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9间,每间宽19尺。有12扇门,每扇高17尺,宽13尺;还有24扇窗户,每扇高13尺,宽11尺。(参见《唐会要》卷11,明堂制度·万象神宫)

盖这么大一座房子,工程量肯定不小。据《资治通鉴》第240卷记载,万象神宫由武则天的男朋友薛怀义主持兴建,一共动用了几万名民工,从垂拱四年二月开始盖,到当年腊月才完事。假定当时动用的民工人数是3万名,每人每天的工钱按50元计算,则建造这座明堂,仅是人工就需要支出四亿五千万,再加上建材成本,那开支就更可观了。当然,皇帝盖房子也用不着花钱雇人,一道征发令下去,全国人民都得添砖加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