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千年家居·非房产 |
我发现我总是逆潮流而动。
早几年考研热,我提前参加工作。这两年公务员热,我转行做了写手。楼市最火的时候,同学们求爷爷告奶奶借钱买房,我按兵不动。现在涨停了,有价无市了,我才慢慢踱进售楼部,背着手看房子。
好多朋友在农村长大,进省会读书,去京城置业,一级一级往上爬。我给它反过来,在省会读书,回地市工作,去县城置业。现在更有一股压抑不住的冲动,要在某个偏远农村安家落户。
我曾不要脸地自比亨利·梭罗,那家伙在所有人都去奔小康的时候,腰里别把斧子进了森林。还有杰瑞米·边沁,议会大厦本来有他一席之地,他偏在议会外面搭起小屋。还有王维和朱熹,一个早早退休,去长安城郊建别业;一个拒绝出仕,在武夷山下修精舍。我还记得,王安石在南京乡间置业,杨万里在吉水乡间置业,陆游在嘉兴乡间置业,赵抃在衢州乡间置业。他们不大不小都是名人,有这帮名人罩着,我信念更坚定,底气更充足,我狗吃秤砣铁了心,铁了心要在某个偏远农村安家落户。
农村多好啊,没粉尘,没尾气,没噪声,没交通事故,有蓝天白云,有绿树红花,有真正漆黑的夜色和真正清脆的鸟鸣。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王维是这么夸的。古道少人行,秋风动禾黍,耿湋是这么夸的。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朱放是这么夸的。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孟浩然是这么夸的。他们都在农村呆过,他们都是长期定居,我相信他们。
不怕离工作单位太远,我是自由职业,三年没上过班了。不怕农活儿累,我不干农活儿也饿不死,一双手,一台笔记本,噼哩啪啦打篇文章,无线上网发出去,钱就来了。不怕天高地远没人交流,我可以闲坐小窗读周易,跟书交流;也可以青草池塘独听蛙,跟大自然交流。实在犯腻歪了,打开电脑,总有一票待在写字楼里的鸟人处于联机状态。
我还设计了图纸,图上有两进的院子,改良的民居,前池后园,左树右山,门前空地可以种菜,再立一木桩,吊一沙袋,兴致来了,出左拳,出右拳,前鞭腿,后鞭腿。
想来想去,剩下的问题只有选址了。古代隐士管选址叫“卜居”,意思是找块地皮买下来,然后起楼架屋。如前所述,我要在偏远农村“卜居”,那里地价不贵,可惜全是集体土地,套句时髦的话,全是小产权,小产权得不到法律保护。
南宋有个徐渊子,天天想着到农村安家落户,却一直没攒够买地的钱。现在我攒够了买地的钱,又得不到法律保护了。徐渊子感慨道:盛世无隐者。我告诉他:古今同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