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少人挥刀自宫

(2007-10-28 20:35:37)
分类: 旧闻新读·非历史

这是一篇旧文,每当国家公务员考试开始报名的时候,我就把它拿出来,一遍又一遍地贴在这里,以表达我对广大考生的美好祝愿。

————————————

自从有了互联网,我们就学会了偷懒。袁枚《随园诗话》提到:“刘龑定例,作状元者,必先受宫刑”。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刘龑这个南汉皇帝有规定,谁要想做状元,必须把自己阉割了先。这种掌故是很刺激眼球的,所以有不少人引用,引用者的文章在网上流传,然后就有更多的人引用。在这个人云亦云的过程中,没有人去翻一下历史,大伙都偷了懒,都被袁枚忽悠了一回。

南汉当然是个变态的时代,刘龑当然是个变态的领导,让状元受宫刑也真有其事,然而,这件事却不是刘龑干的,而是刘龑的孙子、南汉另一位皇帝刘鋹干的。《十国春秋·陈延寿传》载:“逮后主,信任宦者,凡群臣有才能及进士状头或僧道可与谈者,皆先下蚕室,然后得进入。”后主是指刘鋹,蚕室是动阉割手术的地方,由此可见,到刘鋹时代才有阉割状元的规定,袁枚老眼昏花,把刘龑刘鋹祖孙俩弄混了。

上述问题搞清楚之后,又一个问题接踵而至:刘鋹为什么要出台这个规定呢?《十国春秋》解释道:“帝性愚,以群臣自有家室,顾子孙不能尽忠,惟宦者亲近可任,至群臣欲进用者俱自阉,然后用。”也就是说,刘鋹认为臣子们拖家带口顾忌太多,如果早早阉掉,没了后代拖累,就能一心一意干革命了。基于这个逻辑,不仅状元要阉,所有的储备干部都要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组织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这个精神贯彻得不错,在刘鋹执政的38年里,从龚澄枢等高层干部,到卫源基等基层骨干,几乎全被阉过。这是一段很有趣的历史,我们只要发挥一下想象,就能瞧见南汉官场中那些尖着嗓子说话的公务员,上级与下级,莺声与燕语,一派喜人景象。

袁枚说:“惟南汉状元不可做也。”他觉得变成太监很不划算,南汉的人可不这么想。刘鋹并没有强行为大家动手术,而是让“欲进用者俱自阉”,也就是说,您可以阉,也可以不阉,不过只要想“进用”,那就得阉。事实上,想“进用”的太多了,他们主动申请,他们挥刀自宫,使得“阉人渐十倍于乾和时”,“宦者近二万人”。熟悉这段历史的朋友评价道:“这帮趋炎附势的家伙!”其实没有理由贬低他们,毕竟挥刀自宫是人家的权利,履行这种权利的人,并不怕在小命根上割一刀。坦白地说,那不过是正常科目之外的一门加试罢了,通过了这场加试,就能获得一官半职,划算。

对刘鋹来说却一点儿也不划算,他播种了政策,本想收获一片赤胆忠心,结果事与愿违,那群勇于自宫的家伙,除了会在危急关头跟他抢逃命船,没有哪个保持了纯洁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