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有时说说·非闲扯 |
明天要出门,翻箱倒柜地找身份证,找来找去,找出来一堆发黄的书信,信里夹着几张小纸条,其中一张写道:
18,5,14;25,21,5;8,21,1,14,7;8,21,14;8,15,21。
换别人看,肯定不知所云,持家有方的朋友会以为这是买菜的开支,敬业的数学家会以为这是3×5的矩阵,即使是警察来抄我的家,搜到这张纸条时,也只会往受贿金额或者杀人记录上猜,而想不到它就是一份情书。
这份情书当然是我写给妞妞的。彼时我和妞妞正读高二,爱情马拉松刚刚起跑,所谓恋奸情热,一时半刻不说话就憋得难受。那时候不流行手机,想靠发短信来传情达意肯定是不现实的,一般都是传纸条。在班里,我坐最后排,妞妞坐最前排,中间隔着十几张桌子,传纸条免不了要过几道手续。譬如下午物理课,我在纸条上写道:吻你。把纸条卷起来,捣捣前面同学的后背,他会意,接过纸条,传给前面的小明,小明再传给更前面的小华,像传递奥运火炬一样,一直传到妞妞手里。这个过程很浪漫,却很不保险,因为在中间帮忙的同学总是不自觉,接到纸条以后,忍不住要抻开了瞧一瞧,然后大声念出上面的内容——对任何一对小情侣来说,这种威胁都有想办法避免的必要。
我们开始尝试怎样让别人读不懂。最初是用小篆,借助一本讲书法的小册子,把纸条上的简体字替换成篆体字。然而班里有高手,人家读小篆如喝凉水,尝试了几次,依然难逃被大声念出来的厄运。再后来用甲骨文,这回好,岂但别人看不懂,连妞妞也看不懂,并且众所周知,咱们祖先说话简洁,用的字少,现代人情书上的字,甲骨文里大多找不到。于是,用密码写情书就摆在我和妞妞的日程上来了。
现在看起来,我们在密码学上一点儿不专业:连专用的密码表都没有,只是将汉字转成拼音,再把拼音转成拼音表里的编号。比方说,要写“吻你”,就先写成“wen ni”,再查拼音表,w是第23个字母,e是第5个字母,n是第14个字母,i是第9个字母。最后写出来,就成了“23,5,14;14,9”。
这样写情书很费工夫,只适用于传纸条,三言两语,一溜数字,别人看不懂,我们自己看也要翻译,但是其乐无穷。开篇提到的那张小纸条,是我写得最频繁的,现在转译一下:18是r,5是e,14是n……合起来就是——
ren yue huang hun hou(人约黄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