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旧闻新读·非历史 |
教育孩子这方面总是古今同理,这边我才生完侄女的气,那边宋朝的蔡京又训上了他孙子。
蔡京问:“米从何出啊?”孙子们争先恐后抢答,一个说:“爷爷爷爷我知道,是从石臼里椎出来的。”另一个说:“切,石臼只能去米壳,仓库里才出米呢。”又一个说:“你们全是笨蛋,米是从麻袋里倒出来的耶!”
蔡京不住摇头,最后只好叹口气。这帮不事稼穑的小混蛋。
跟蔡京的孙子相比,我侄女要懂事多了。她的爸爸,也就是我的哥哥,常带她回农村老家,一望无际的田野上,指着庄稼给她看,告诉她哪是韭菜哪是麦苗,大豆和玉米怎么下种,等等。因此,所以,当我侄女听我讲完蔡京孙子们的回答时,捂着小腮帮子笑了个溜够。
“别忙笑人家,”我提醒她,“说说你自己错在哪儿了。”
侄女把桌子上那堆馒头皮儿扒拉到地上,冲我吐了吐舌头,说:“我吃馒头心儿,没吃馒头皮儿。”然后继续打她的游戏。
我气得不行,然而,除了把地上收拾干净,还能拿她怎么办呢?这可不是第一次了,她不知跟谁学的不吃馒头皮儿,说是上面有病菌,不卫生。事实上,她用手扣来扣去,剩下的馒头心上留满了指甲印儿,那才叫不卫生呢。我告诉她,她这叫糟蹋粮食,而糟蹋粮食是不对的,因为粮食来之不易,因为中国粮食不够吃,因为别处还有两亿九千万跟她同龄的孩子在挨饿,因为……不等你把话说完,她就会岔开话题,跟你讨论起超级女声或者奥特曼的问题。
蔡京的孙子也不吃馒头皮儿,宋朝那时候管馒头不叫馒头,叫蒸饼,一盘蒸饼端上来,再端下去时就像经了一场耗子,饼心没了,饼壳全嗑出来,吐得满盘子都是。蔡京比我有办法,他喊来府中最节俭的下人,让他给少爷们讲讲粮食的故事。他觉得这种浪费是不知稼穑之苦造成的,等明白了米从哪儿来,他们自然会懂得节俭。
几天过去,孙子们不吐馒头皮儿了,蔡京大喜,赏了该下人许多东西,还提拔他做了管家的副手。哪知这人腰包刚鼓起来,也吐起馒头皮儿来了。
蔡京心说,这乡巴佬,我还治不了你。当即撤了他职,停了他工资。那人没了暴发户脾气,重新节俭起来。看起来,对付浪费,数这招儿最有效,如果蔡京把这招儿使到孙子们头上,不给他们零花钱,再饿他们三天,那帮小少爷早就老实啦。至于对付我侄女,也是同理。这只是嘴上说说,坦白地讲,蔡京不会舍得饿他孙子,我也不乐意饿我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