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与个人小额贷款一直是令政府难以解决的头疼问题。就咱老百姓而言,向银行进行小额贷款的可能性似乎不大,银行那门槛特高,你要不贷个一二百万的你都不好意思走进那个门儿去开那个口。国有银行垄断的局面在国内似乎成了坚不可破的神话。
这种局面现在即将被打破了。这种希望来自于民间与国际。
近日看到新闻,在某地区,一些暂时没有好投资项目的富人们自发成立了一种合作组织,将各人手中多余的闲钱集中起来,以一定的利率向当地需要资金的农民贷出。这种组织形式的运作已然是金融机构的程序与方式,它的本质就是以民间资本为主体,面向当地农民个人解决小额贷款的银行雏型。
对于此类组织的出现,政府态度尚不明确,如果支持(我们当然希望是支持,而且是大力支持),相信此种组织很快就会星星之火,燎原神州大地。
此种合作组织的积极意义在于:
1
方便利民,解决个人小额贷款的难题。个人向银行进行小额贷款的难度有多大?相信有过贷款经历的人都非常清楚。银行门槛之高,程序之复杂,手续之繁琐,让人不胜其烦。而且,最重要的是,你要拿到贷款得等上很长一段时间。而个人需要小额贷款的背景往往是因为手头暂时短缺,及时需要一笔资金。许多时候真实的情况是,当你拿到这笔贷款的时候,你已经不那么急于需要贷款了。当然,前提是,如果你能拿到的话。在银行方面,似乎对于“服务于民”四个字的理解尚浅。现在此种组织的出现缓解了个人小额贷款的难题。小额贷款哪里找?合作组织方便你。
2
高效快捷,良好的信誉体系自发建立。某国有银行负责人听到此类组织出现表示坚决反对,理由是:风险与合法性。此种组织纪律严明,办事效率高。某村民想开豆腐坊,缺少一笔资金,找到该组织负责人。村民早上提出申请后,晚上合作组织负责日常运作的三个常委就召开会议讨论,对个人的投资项目,还贷能力,担保人还款能力等进行资格审核,最终没有问题,签字同意后贷款就可放出。资金小到几千,大到几万,一般不超过6万。6万以上的,需要全体股东表决通过。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申请者与股东都是一个村的人,相互之间本来就非常熟悉,这就在村民们中间自然地形成了讲求信誉的环境。如果一个人平时老是欠着别人的债不还,他不可能从合作组织里贷到一分钱,这种事情村民们知道了,相信也没有人敢把钱借给此类人。这在一个客观环境上就促使村民们迫不得已必须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你在这个村里生活,信誉好坏直接转变成经济问题了。失信成本高昂。
这也促使股东们必须要认真对待,严格审核,因为贷出去的款中有你自己的一份钱。试想,对于自己的个人财产,有谁会随便浪费呢?速度快,时间短,这一点对于小额贷款的个人来讲非常重要。如果申请者因为种种因素到期不能够还贷,合作组织就追究担保人的责任,很好地避免了风险问题。运作至今,虽然合作组织的贷款利率略高于国有银行,但村民们似乎更乐意在自己的组织中去解决暂时的资金难题,目前还没有哪一位申请者出现拖欠还贷的现象,也没有呆帐坏帐出现。
至于合法性,目前我国的法律似乎没有这方面的具体规定。但是,正因为群众有需要,才会出现,这已经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了。即使,如果政府真的明确下令取缔,相信它还是会在民间生根发芽,长大开花。群众的需要就是合作组织成立的初衷。
3
打破国有银行垄断,形成竞争局面。这一点才是国有银行负责人反对的主要原因。因为,目前小额贷款组织只是自发出现在民间,并没有获得政府的支持与许可。政府态度如何,我们不知道。观看它的运作,比起需要国家注入几百亿去冲呆帐坏帐的国有银行确实好多了。利国利民,利于社会和谐,政府没有理由不支持!长期以来,国有银行为所欲为,胡作非为的局面将被打破,储户分流是很自然的事情。银行的饭碗开始有竞争者了。更重要的是,竞争就意味着公开化,透明化。可能更让国有银行气不打一处来的是,合作组织的存款就存在国有银行,国有银行只是一个保险柜而已。
4
如果你关注小额贷款,可能知道这样一则消息。国际上有一位亿万富翁就是通过做小额贷款发家致富的,此人通过向非洲地区贫困人民提供小额贷款,已然获得了联合国的嘉奖。国际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推广。
5
如果我是一位有钱人,本人不具备任何技术,没找到好的投资项目,但手中多余的闲钱又想利用起来,那么,我可完全可以从本地区开始,逐步向西部发展小额贷款。以浙江人捕捉商机的敏锐和行动的快捷,这是完全有可能做到的事情。因此,这极有可能促使一批民间资本银行家的出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