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答博友问 网上互动 焦点讨论 |
——舌战群博开博篇 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十多年的商海拚搏,经历了太多的挫折和失误,看到了太多的浮躁和焦虑,也有不少成功的心得和进步的感悟。每每听到许多人在生活、工作、创业方面有诸多的疑难困惑,看到人们在重复我和他人的失误和弯路,甚至眼睁睁看到一些人义无反顾地走向企业经营的深渊和人生的误区,我总是心里不安。企业倒闭,使多少人多少年的心血和汗水付诸东流;人生误入心理陷阱,又有多少人因此耽误了一生?尤其是当前年轻一代从小没有受过苦难训练,相对较脆弱,刚刚步入社会,心高气傲,一朝受挫,一生自信难以重建,如无人引导很可能一世潦倒,所以急切想把自己多年人生奋斗和选人带人用人,讲课授业中的体会传达给青年人。
博客给了我很好的平台,而我博客文章中很多的观点恰恰有悖于当今社会部分思潮甚至共识,为了加大警示效果,题目和文中用词也相对激烈一些,从而引来了同样或更加激烈的批评,这使得我很兴奋,因为这正是一个澄清问题辨清方向的好机会。一开始我是通过答博友问(实际上是复博友评),与部分持不同意见的博友辩论,对于认同观点的评论回复得较少(持相同意见还是多数),回复也很平淡(很抱歉,不过大家知道,对于那些知音,我心里知情),只需以更多更好的博文回报知音即可。 而真正有意义的对话,恰恰是在不同观点的激烈争辩上,即便是有些大部分认同小部分异议,我也把眼睛盯在争论上,这样的话答博友问(复博友评)的大多数内容便成了争论。而以我的一如鲁迅的战斗性格,不仅对不少善意的反对意见我会积极响应,对那些带有贬损甚至侮辱性的评论(网络评论特点就是随意、随性、随人),也用调侃式的语气予以反击,因为我认为不仅善意的争论有助于传播思想,对于病态的恶毒言论置之不理,就好像在大街上有人随地吐痰路人都视而不见一样,反而会助长不良社会现象的滋生,所以我认为无动于衷是一种惯纵,是一种失职失责。有博友评论中评“没有必要理会那些片面无知的语言攻击,理会他们反而有损你的品味和形象”。如果开博纯粹为维护自己形象的话,不理会倒会反衬宽容和大气,但我认为既然目的是治病救人,澄清观念,我就更有责任去纠正和救助这些人的思想和行动上的一些误区。
所以我从答博友问中,分出了多少有点火药味的部分,单列作为舌战群博内容,或让博友“两思”,或博大家一笑。希望能喜欢,更希望对大家有益。
前一篇:《阿Q是鲁迅!》惹恼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