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黄鸣
黄鸣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082
  • 关注人气:9,8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也“肥罗”败也“肥罗”——没他巴西定夺冠

(2006-07-20 08:21:20)

巴西队在去年联合会杯与今年世界杯比赛中人员几乎相同,然而他们的竞技状态大相径庭。去年披荆斩棘勇夺冠,今年畏首畏尾失战机,那他们输在哪儿了呢?

 

 这次世界杯巴西队发挥不好。一开始我以为是佩雷拉摆的迷魂阵,可进入淘汰赛还没有起色,我明白这支巴西队已不是2005年在德国举行联合会杯决赛中以31痛宰阿根廷队的那支巴西队了。可又一想,不对呀,参加联合会杯和世界杯的是同一支巴西队呀!你看教练佩雷拉、队员罗纳尔迪尼奥、阿德里亚诺、卡卡、罗·卡洛斯等等几乎是原班人马呀。

 回想那场比赛,真让人回味无穷。记得2005年素有小世界杯之称的联合会杯决赛在法兰克福举行,那时我正好在德国出差,幸运地买了一张退票。当我坐在看台的最高处俯瞰这场世界级的尖峰对决时,才知道什么叫一往无前的气势,什么叫顶级球赛的现场感觉。那时的巴西队面对名声和它同样显赫的阿根廷队,显示出必胜的信心。我恰巧穿了一件浅兰色竖条纹T恤(很像阿根廷队服),坐在一堆巴西球迷中间。别说周围人们怪异的眼光,连我自己都觉得自己怪怪的。尤其是巴西进球后我站起来跳跃欢呼的劲头比那些穿着巴西黄绿衬衫的巴西球迷还狂热,就更显得怪异。而阿根廷进球时我就比较克制,怕挨揍。也就是那时我学会了跟着人群造人浪。不过那场球巴西队踢得确实好(整个联合会杯全程发挥得都很好,比世界杯好多了),展示了一场以小罗为核心,全攻全守现代足球的经典战例。巴西队前锋在前场就开始抢断,根本不给阿根廷喘息的机会。一旦本队得球即传给小罗,小罗得球后包括后卫在内的全体压上,而对方也只得全线退守。

 在看台高处的我看到一个在电视转播中绝看不到的壮观景象:以小罗为中心,全场大多数球员潮水般的涌向阿根廷的半场,压在阿根廷半场不到三分之二的区域内,这使阿根廷面临两难境地,不集中兵力防小罗,小罗用他神奇的过人技术突破后射门。如集中3人以上(至少要3个),小罗很轻松的向两边前峰分球,后者也会造成强大的破门压力。为什么小罗一得球,全队连后卫都一往无前地奋力进攻呢?一方面全队对小罗的控球和组织能力充分信任,另一方面全队具有一种目空一切,舍我其谁的霸气。还有一条是全队统一步调,不仅进攻人人争先,一旦丢球后都能退防到位,没有人落后。

 

 而这次世界杯巴西队与去年联合会杯巴西队判若两队。事隔不到一年如此大的变化,令人不解。这支队伍几乎由相同人员组成。冥思苦想,唯一不同的是多了一个罗纳尔多。有人会讲罗纳尔多进球不少,而且破了历届世界杯累计个人进球记录,但有他没他巴西队却是天上地下。没他时巴西队以小罗为中心,其速度、控球、整场意识,突破射门的巨大压力,以及带动全队的巨大影响力和组织力都是无与伦比、空前绝后的。小罗不会因为要照顾某个球员而等待、犹豫。而有“肥罗”时全队都因为他的行动迟缓而放慢节奏,同时因为他过去的辉煌照顾他,甚至连小罗也要让他三分(以往小罗拿球后直面球门,而这次小罗拿球后多是背对球门),这样就有了两个甚至多个中心。以往潮水般的、坚决的、同步的攻防不见了,那种势不可挡的压倒一切让对手胆颤心惊的气势没有了,以至于一路跌跌撞撞,最后被法国队挡在4强外,让球迷大失所望也就不奇怪了。

 

 在我们许多管理团队里,“肥罗”现象也有很多。有不少创业元老有过昔日辉煌,立过汗马功劳,个人技能也曾达到过业界的高峰,但后来企业内外发生了很大变化,而这些已经功成名就的“肥罗”不思进取了,松懈了,不再考虑企业的远大目标和可持续发展。不仅如此,他们还比“肥罗”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于他们在企业的地位、影响力,会使整个团队精神懒惰,战斗力减弱。“肥罗”只是行动迟缓、进取心减弱而已,而企业中的“肥罗”们还牢骚满腹,搅乱人心,这是企业的大忌。还有,不同与肥罗的是这些人在企业创业时素养并不高,企业发展后其他创始人继续保持高昂的斗志,境界也随着企业发展提升了,最后双方差距越来越大造成巨大的反差,甚至对立也不足为奇了。

 作为教练佩雷拉虽然在信任、激发“肥罗”本人是成功的,但毕竟“肥罗”与团队的节奏和差距太大了。根据团队不同特质,应该果断地为团队新的使命和战略弃用“肥罗”。而这些企业也应该果断地淘汰这些团队的障碍,不能怕落下过河拆桥的骂名。因为从职业化角度上,这些企业的高层享受企业高官厚禄,理应作表率带领团队继续前进,而他们连一般员工的职业精神都不如,不仅对不起企业对他们的多年栽培和信任,而且造成巨大的破坏和损伤,他们早就对不起企业对不起全体员工了。

 这届世界杯给我们人生和企业的启示真是太多了!

 

推荐精选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