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花言风语 |
晚上刚看了两部日2发行的周润发主演的港片。两部电影,一喜一悲:《大丈夫日记》是喜闹剧,《阿郎的故事》是悲剧。
《大丈夫日记》,新艺城出品的喜剧片,拍摄于1988年,周润发和两美女王祖贤、叶倩文的搭配。老导演楚原执导。
这是一出一夫二妻、阴错阳差搞搞怪的疯狂搞笑喜剧,全部戏剧矛盾、笑料和噱头都建立在误会和巧合上。这是港式喜剧所擅长的特点:笑料密集、计算精确、节奏火暴。如许冠文的喜剧。
80年代正是发仔的火红年代啊,一部《英雄本色》,一洗票房毒药的恶名。之后又拍了票房大卖的《赌神》。那时的发哥,只要在银幕上手里持枪,就是票房的保证。可这两部电影中的发哥都是不拿枪的。表演风格与《英雄本色》之类的英雄片也相距甚远。周润发在《大丈夫日记》中的表演风格类似于后来在贺岁片中的表演,极度夸张。《大丈夫日记》写的是男人贪食性色遭到老婆报复,被恶搞,似与多年后彭浩翔黑色的《大丈夫》相映成趣。彭浩翔是以此片向前辈致敬吗?
《阿郎的故事》,新艺城出品的悲剧片,拍摄于1988年,周润发+张艾嘉主演,两个偶最喜欢的演员。以擅长拍摄喜剧著称的新艺城在台湾拍得悲剧《搭错车》,后又拍悲剧《何必有我》,竟然全都大卖。于是又拍了这部写父子情的悲情片《阿郎的故事》。本片也是老杜加盟新艺城导演的第三部电影。老杜在剧本中加入了摩托车比赛的线索,从视觉强化了这个过于文艺的片子的动感。这是导演对本片的最大贡献。张艾嘉除了甘当绿叶在片中陪衬周润发父子,在剧本上倾注了很多精力。电影故事本身朴素无华,主要是以情动人。由于剧本是两个演员的原创故事,所以演来得心应手。演员的出色表演给剧本带来鲜活的魅力,尤其是演波仔的童星黄坤玄,第一次上银幕,在和周润发的几场感情戏中,表现非凡,简直是天才童星。至于周润发,最擅长演出这种浪子型的角色,张艾嘉刚以《我的爷爷》一片获得金马影后,演出这种悲情戏,可谓游刃有余。从演员组合上来讲,百分之百的黄金组合啊。
发现片中还有王天林,想不到老杜在1988年就开始用这位老前辈做自己电影中的符号了啊。
每次看80年代的香港电影,都有太多的怀旧的感触。那真是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啊,太多的明星,太多的经典,太多的留恋,太多的感伤。比如,刚才看《大丈夫日记》,便忍不住感叹发仔的青春活力,惊羡王MM、叶MM二位美女的娇艳欲滴。看《阿郎的故事》,当DVD菜单一出现,响起罗大佑的音乐,感觉就象又回到了80年代,熟悉又亲切。发仔驮着张艾嘉飚车,罗大佑唱道:轻飘飘的旧时光就这样流走,醒来以后看看时早已匆匆数年······
20年,发生了多少事啊。当年的新人杜棋峰今天已是香港电影的中流砥柱啦,张国荣、梅艳芳、黄沾、董膘这些80年代的标志性的艺人都离开人世啦,香港电影在低谷中已经徘徊数年了······
而热爱香港电影的偶的轻飘飘的旧时光也在香港电影的伴随下,20年就这样流走啦。
日2发行的这俩片,被WX出了。画面质量相当不错,带DTS音轨,《阿郎的故事》花絮有7分钟的黄百鸣的访谈,对电影的诞生背景爆料不少。比如,《阿郎的故事》是受当年一部十分轰动的韩国言情电影的启发拍摄的,你知道吗?
《大丈夫日记》,新艺城出品的喜剧片,拍摄于1988年,周润发和两美女王祖贤、叶倩文的搭配。老导演楚原执导。
这是一出一夫二妻、阴错阳差搞搞怪的疯狂搞笑喜剧,全部戏剧矛盾、笑料和噱头都建立在误会和巧合上。这是港式喜剧所擅长的特点:笑料密集、计算精确、节奏火暴。如许冠文的喜剧。
80年代正是发仔的火红年代啊,一部《英雄本色》,一洗票房毒药的恶名。之后又拍了票房大卖的《赌神》。那时的发哥,只要在银幕上手里持枪,就是票房的保证。可这两部电影中的发哥都是不拿枪的。表演风格与《英雄本色》之类的英雄片也相距甚远。周润发在《大丈夫日记》中的表演风格类似于后来在贺岁片中的表演,极度夸张。《大丈夫日记》写的是男人贪食性色遭到老婆报复,被恶搞,似与多年后彭浩翔黑色的《大丈夫》相映成趣。彭浩翔是以此片向前辈致敬吗?
《阿郎的故事》,新艺城出品的悲剧片,拍摄于1988年,周润发+张艾嘉主演,两个偶最喜欢的演员。以擅长拍摄喜剧著称的新艺城在台湾拍得悲剧《搭错车》,后又拍悲剧《何必有我》,竟然全都大卖。于是又拍了这部写父子情的悲情片《阿郎的故事》。本片也是老杜加盟新艺城导演的第三部电影。老杜在剧本中加入了摩托车比赛的线索,从视觉强化了这个过于文艺的片子的动感。这是导演对本片的最大贡献。张艾嘉除了甘当绿叶在片中陪衬周润发父子,在剧本上倾注了很多精力。电影故事本身朴素无华,主要是以情动人。由于剧本是两个演员的原创故事,所以演来得心应手。演员的出色表演给剧本带来鲜活的魅力,尤其是演波仔的童星黄坤玄,第一次上银幕,在和周润发的几场感情戏中,表现非凡,简直是天才童星。至于周润发,最擅长演出这种浪子型的角色,张艾嘉刚以《我的爷爷》一片获得金马影后,演出这种悲情戏,可谓游刃有余。从演员组合上来讲,百分之百的黄金组合啊。
发现片中还有王天林,想不到老杜在1988年就开始用这位老前辈做自己电影中的符号了啊。
每次看80年代的香港电影,都有太多的怀旧的感触。那真是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啊,太多的明星,太多的经典,太多的留恋,太多的感伤。比如,刚才看《大丈夫日记》,便忍不住感叹发仔的青春活力,惊羡王MM、叶MM二位美女的娇艳欲滴。看《阿郎的故事》,当DVD菜单一出现,响起罗大佑的音乐,感觉就象又回到了80年代,熟悉又亲切。发仔驮着张艾嘉飚车,罗大佑唱道:轻飘飘的旧时光就这样流走,醒来以后看看时早已匆匆数年······
20年,发生了多少事啊。当年的新人杜棋峰今天已是香港电影的中流砥柱啦,张国荣、梅艳芳、黄沾、董膘这些80年代的标志性的艺人都离开人世啦,香港电影在低谷中已经徘徊数年了······
而热爱香港电影的偶的轻飘飘的旧时光也在香港电影的伴随下,20年就这样流走啦。
日2发行的这俩片,被WX出了。画面质量相当不错,带DTS音轨,《阿郎的故事》花絮有7分钟的黄百鸣的访谈,对电影的诞生背景爆料不少。比如,《阿郎的故事》是受当年一部十分轰动的韩国言情电影的启发拍摄的,你知道吗?
前一篇:偶学生的作业:分析《关山飞渡》
后一篇:莎剧在继续:《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