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四点半开车去人民大学附近接上课的孩子回家,十分钟的路程走了一个半小时,回到家已经六点了。周六周日的中关村地区,塞车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没有人再抱怨,无论是在路上的人,还是在家中等待的人。
那些在夜幕中闪烁的车灯,无奈而凄凉,在这个寒冬,城市变得冰冷而坚硬。
看着前面一眼望不到头的若明若暗的尾灯,再看看后坐上已经睡着的孩子,仿佛这个城市正在尾气与昏暗中睡去。
想起若干年前写的一首诗的开篇:“一道蓝光闪过,城市像一艘被炮弹击中的船,在雷鸣的雨夜缓缓沉没。”
溃败而瘫痪的,不仅仅是这一辆辆平时可以用于炫耀身份的名车,还有路途中一颗颗孤独而漂荡、不知何处是岸的心。
现代城市让人心无宿可归。
而在去年夏天的夜晚,在漫天繁星的坝上草原,我却感受过内心无限的平静。白天,游离于白云与骏马之间,我的心自由而欢跃;夜晚,躺在木屋的木床上,听“同房”的好友黄玺庆给我讲生态城的故事,讲未来城市的图画,如痴如醉,我的心平静而温暖,不知不觉就入了梦乡。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今年七月间,到一个好友的生态城项目参观,千亩梨花让我串联起了生态城市的梦境与现实,霏霏细雨中泥土的芬芳让我又重新拾起对未来城市的信心。
黄玺庆发起成立了中国生态城与区域发展联盟,他给我讲的故事准备讲给更多的人听。
与其说这是一个让人入梦的故事,不如说这是一项有使命、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类事业。
它拯救的何止是城市,更是人心。
有我为鉴。
以此感受,贺好友黄玺庆发起的中国生态城与区域发展联盟成立,更祝愿站在潮头上的好友黄玺庆顺势而为,将这个美好的故事置根于祖国大地,造福于人类、造福于子孙,也造福于自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