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知分填报志愿遇到新问题  选名牌学校还是选热门专业

(2015-02-01 22:29:17)
标签:

教育

高考

院校选择

志愿填报

分类: 教育

    今年,北京市高考考生将在高考结束获知分数后再填报志愿。知分填报志愿固然降低了填报院校的风险,但选择大学专业的竞争无疑加剧,尤其是报考目标院校热门专业的风险必然加大。

    那么,问题来了。当高考考生获知分数之后,填报志愿以目标院校为主,还是以目标专业为主?如果从高考录取的角度考虑,高考考生进行志愿填报是,应该根据自己的分数段,选择综合排名更为靠前的院校。如果从职业规划的角度考虑,高考考生进行志愿填报时,应该把握自己擅长的专业,而不是一味的争挤热门。

    对于前者,光华鼎力教育机构负责人武俊杰的建议是,每批次选报5所院校应该按照“冲、稳、保、垫、兜”的原则,拉开梯度,冷热搭配,兼顾地域,每所院校后面的专业要填上“服从调剂”,从而降低院校及专业填报的风险。

    对于后者,环度生涯规划研究所副所长刘杨的意见是,在高考之前,最好对于自己未来的专业选择有一个明确的判断,真正做到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自己擅长的专业。

    不可否认,知分后填报志愿必然出现的情况是,“名校”的“热门”专业肯定竞争激烈,不少提档的考生将面临着被调剂的命运。至于被调剂到的专业很有可能是招不到学生的“冷门”专业,甚至有可能以985院校的录取分数被调剂到合并的二本院校。因此,那些高考分数在提档线附近的考生,填报志愿必然面临一个选择“名校”还是选择“热门”专业的问题。

    到底是追逐名校,还是追逐专业?如果从当前高考改革的思路上看,其目的还是倾向于让学生们能够因材施教、人尽其才,其中取消文理科可谓最为具体的体现。新高考改革,使得高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或者感兴趣的科目,自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促使其提前关注自己的生涯发展。

    环度生涯规划研究所副所长刘杨表示,北京市高考实行知分后填报志愿,实质上也是顺应当前改革的发展思路。考生进入高校之后,其学习的目标将是以自己一生所从事的专业方向为出发点,而不是以就业时获取高薪作为选择专业的标准,最终确立自己的人生核心目标,使高考成为实现人生目标的准备。

    不过,还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大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不相符的大有人在。至于导致众多大学生毕业改行的原因,一则是其所学专业就业境况不佳,二则是其最初志愿填报时无奈地选择了自己并不擅长的专业。

    可以肯定,如果考生个人兴趣、擅长与热门专业相结合,的确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可是,一旦考生的个人兴趣、擅长与热门专业相背离,那么就将何去何从呢?或许,类似情况才更需要生涯规划吧。

    不可否认,如果高考改革仅仅是为了解决某届考生的考试现状,那么这种改革意义并不大。从长远角度而言,教育部门实行此轮高考改革,其目的还是期望回归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本质。

    至于高考改革对于能否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还需要一段时日。只是目前高考考生及家长仍然无法摆脱“名校情结”及“热门”专业的羁绊。现在,高考志愿填报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或许正是高考改革催生的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