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相掐尖 自主招生上演“百团大战”
(2014-07-09 17:00:55)
标签:
教育自主招生高考夏令营清华附中 |
分类: 教育 |
自主招生不应变成“小高考”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曾表示,目前我国自主招生是以高考加分形式的变异形态出现,既没有打破单一的分数评价标准,也没有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导致自主招生过程中出现很多大家所担心的问题。真正意义的自主招生是学生和学校间的双向选择,学生可获得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再选择大学,形成中学自主教学、大学自主招生,将考试与高校分离。熊丙奇建议,自主招生考试方式可结合学生中学成绩及大学面试成绩作参考,建立统一联考,学生自愿参加,被录取的学生可免试高考,从多所高校中选择其一。
北师大二附中校长曹保义也表示,自主招生应更侧重对专业性人才的选拔,有关部门应加强规范自主招生的具体细则,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基础上,给高校更多的自主选拔权,避免“标准化”选拔方法。
为在争抢生源中占得先机,参加自主招生试点的大学通过多种手段提前锁定尖子生,比如各种形式的自主招生夏令营。
目前,针对2015甚至2016年年高考生的攻势已全面启动,包括北大、清华、北师大、南开、北交大、川大等10所高校已推出2015年自主招生夏令营,预计接下来还将有不少大学继续跟进。据了解,在这些夏令营中测试成绩优秀的高二甚至高一学生,未来高考时将获得降分录取、免面试获得自主招生认定等一系列优厚待遇。
有报道称,每年高二暑假,各地重点中学就会推荐考试排名靠前的学生参加暑期夏令营,参加后可以“零门槛”参加部分大学的自主招生。除了大学自己举办的自主招生夏令营,近年来各类社会机构举办的夏令营也颇受关注,其中部分拥有权威学术背景和高端师资团队的夏令营更成为众多考生和家长报考的香饽饽。
8月1日至7日,“2015全国高校自主招生夏令营暨第四届全国中学生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创新能力大赛活动”将在清华大学附中举行。在过去的三届创新能力大赛中,来自全国100多所重点中学近千名学生参加了活动。
据称,这项由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联合教育部《高校招生》杂志社举办的赛事活动,将邀请两院院士、科学家、大学教授作为授课专家,并邀请大学招办负责人和有关院系主任与学生进行座谈,为在中学生当中发现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开辟新的渠道。组委会每年将从参加活动的优秀学生中选拔一批优胜者,直接向国内外一流大学进行推荐。
令人关注的是,参加本次赛事活动的师资队伍包括两院院士及科学家;北大、清华等大学教授及参加高校自主招生阅卷组成员;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北大附中等北京市重点中学特级教师和资深自主招生研究专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自主招生往届加分学员;全国部分重点大学招办负责老师。
夏令营需要脱离应试教育套路
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把不少大学举办自主招生夏令营,希望参加夏令营的中学生提前感受大学的文化氛围、了解大学办学理念及专业特点,当然更重要的目的是提前争抢生源。不过,一些参加过大学名校夏令营的学生透露,参加夏令营基本上都是在准备测试,根本上没有时间和心思去了解大学的理念、专业和氛围。
对此,有专家表示,大学举办中学生夏令营,从培养学生学术兴趣出发的角度是值得鼓励的,但不应该过度承载一些测试和自主招生录取的功能。高校通过夏令营这种游离于高招以外的机制选拔人才,第三方监管也应尽快完善。
有专家表示,国外大学也会举办各种夏令营,不过基本上都是感受大学的文化氛围,不会涉及招生。社会机构举办自主招生夏令营,为大学自主招生提供参考依据,一定程度上也为考生创造更多的选择机会。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王本中认为,更多的教育选择机会出现,有利于高中生学会选择,培养主动学习、自主成长的能力。他建议,家长和学生选择自主招生夏令营时需要有所选择。目前,社会上有不少自主招生夏令营主要关注应试技巧的训练,即教考生如何面试、如何押题等,这类夏令营并未脱离应试教育体制的套路,“比较短视、比较消极”。相比之下,一些真正聚焦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公信力比较高的夏令营更接近自主招生改革的本来目的和基本思路;而有社会机构参与培养高中生创新精神与素养,也体现社会力量对高招改革的正向推动作用。
专家建议,家长和考生选择自主招生夏令营,比起举办单位的身份,更应考查夏令营的课程内容和师资队伍,比如课程设计是否着眼于创新素养的培养,师资队伍是否真正权威等。
2015全国高校自主招生夏令营暨第四届全国中学生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创新能力大赛活动报名方式
1、个人报名请登录官方网站www.bjshengtao.org下载《个人报名表》,并将报名表通过邮件或传真提交至组委会
2、集体报名请登录官方网站www.bjshengtao.org下载《个人报名表》,并将报名表通过邮件或传真提交至组委会
敬请关注微信教育自媒体“九宫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