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戴口罩的不一定都是明星

(2013-10-26 10:59:55)
标签:

口罩

大气环境

污染

雾霾

蓝天

教育

分类: 教育

    昨天,听说一位同事家中的老人罹患肺癌,心情颇为沉重。几年前,刚刚搬入新闻大厦没多久,坐在我左边的一位女同事便罹患了肺癌,以至于那个座位空闲了很长一段时间。

    当年,那位同事罹患肺癌,并没有人与京城的大气污染联想到一起。但是,这次同事家的老人罹患肺癌,不能不让人与当前京城的大气污染联想到一起。其实,之前刚刚有一起与京城大气污染联想到一起的病例。上周,63岁的美国女爵士歌手佩蒂·奥斯汀来北京演出,抵达北京后咳嗽不断,被送至医院确诊为因呼吸道严重感染引发哮喘,演出报销。不少网友调侃,奥斯汀一定是被北京空气“熏”病的。

    奥斯汀的哮喘是不是被北京空气“熏”病的,似乎并没有官方的确切说法。但是,北京的大气环境不尽如人意却是不争的事实。首钢搬走了,造纸厂转型了,东方化工拆迁了……北京的大气环境反而恶化了。几年前,当年增加了多少个蓝天是北京市年终总结的“成绩”。自从去年出现了连续的雾霾天气,那些个增加蓝天的“成绩”与增加的蓝天都已不见了踪影。当然,也没有出现比上年减少了多少个蓝天的相关报道。与此同时,京城戴口罩的人越来越多了。

    记得还是几年前,京城媒体纷纷刊发了一个图片新闻:朝阳路上,一名男子戴着防毒面具骑车上班。现在,再出现戴着防毒面具骑车上班,估计也不会再引起媒体的关注了。回想起来,那位戴着防毒面具上班的男子起到了引领未来的榜样作用。

    事实上,北京与口罩真有不解之缘。2003年,北京就曾出现了全城口罩的“盛况”,以至于京城各药店的口罩竟然脱销了。记得笔者曾经去过一趟家乐福,满眼都是一张张被口罩紧紧捂着的脸以及被抢购一空的货架。那时,笔者还是很淡定的。既然周围的人们都戴着口罩,笔者戴与不戴的效果都是一样的,于是选择了不戴口罩。

但是,2003的口罩热,是由于人与人之间有可能传播“非典型肺炎”引起的。如今的口罩热,则是由于人与大气之间有可能引发不可预知的病症引起的。国庆之前,一位朋友快递来一个礼物,拆开来竟然是一个口罩,上面印有“抗菌防霾、一罩绝尘”字样。这位朋友知道笔者外出都是骑车代步,赠送“一罩绝尘”的口罩自然动了一番心思。

    起初,戴着“一罩绝尘”上路,呼吸有些局促,心里也有些别扭。可是,往车左、车右一看,自行车道上戴口罩的车主比比皆是。2003年,不戴口罩是一种淡定;2013年,不戴口罩是一种找病。

    还是昨天,看到一位朋友在朋友圈里抱怨:“医院真NM黑暗!什么没干就光检查化验已经2000了!”提醒一下这位朋友,今后出门戴口罩。

    其实,口罩并不是像笔者这类骑车人的“专用品”。前两天,与某位市场总监共进午餐,但见手边也放着一个口罩。笔者很诧异,询问莫非也改为骑车一族了。总监答道,微有鼻塞,疑似乘坐地铁被病毒传染。所以,乘坐地铁自备口罩一个。北京的地铁人满为患,10号线地铁时不常地掉链子,根本原因就是难堪重负。

以前一直认为,戴口罩是医生、护士、演艺明星的专利。而今,口罩“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二十一世纪新北京的一个符号。曾经有国外球队来京比赛的时候,每人都戴着一个口罩。当时,确实觉得人家有些矫情。现在想来,倒是笔者自己有些“无知者无畏”了。

    一位同事在自媒体“报一报”中调侃道:“如果长此以往,咱们会不会养成戴口罩的习俗?就像伊斯兰女性出门戴面纱一样。”笔者反倒觉得,如果适应了北京的大气环境,咱们的演艺明星到了美国、瑞典、澳大利亚等“干净”的国家是否会引发什么别样的不适,反而仍需要戴口罩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