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恢复玉雕人才培养
(2012-10-12 08:40:28)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 |
玉雕是北京工艺美术的“四大名旦”之一,并且长期占据着国内玉雕界“龙头”的地位。但是,随着扬州、苏州等地玉雕行业的快速发展,北京玉雕发展速度明显滞后。导致这一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北京玉雕人才培养断档,玉雕人才青黄不接。日前,北京一轻高级技术学校与中鼎元珠宝有限公司、紫气东来玉雕有限公司签约,校企合作开设玉石雕刻与设计专业,共同培养新一代北京玉雕人才。
据了解,北京市原本有专门培养工艺美术人才的学校,曾经培养出12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相关院校停办了玉雕等专业。目前,北京玉雕人才结构老化,难以适应当前玉器市场的发展。因此,北京一轻职业技术学校本着“传承传统文化、继承传统工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原则,恢复玉雕人才的培养,首届玉石雕刻与设计专业计划选拔、招收20名学员。
中鼎元珠宝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书占表示,国内玉雕行业急需人才,尤其缺乏当代人才。然而,国内玉雕人才培养通常采用“师带徒”的传统模式,很难融入现代教学理念。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能够突破“师带徒”传统模式的局限性,既教授文化知识,又培养动手能力,有助于玉雕人才的培养及成才。
据介绍,玉雕人才带有很强的个性色彩,具有自主性、创新性特征,其收入与自身的文化基础、实际技能密切相关。入行五、六年的玉雕人才的年收入低者只有两三万元,高者则能够突破100万元。因此,玉雕行业存在流动性大的提点。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李世广表示,北京工美传承到了关键时刻,工艺美术人才极为紧缺。北京市健在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有34人,但年龄都已经六七十岁。而一线的工艺美术人员年龄也基本超过50岁。因此,北京市必须采取相关政策积极促进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同时,对于一轻职业技术学校玉雕人才培养的方向,不能只局限于培养设计、雕刻商品、工艺品的人才,更应该培养能够设计制作艺术品的大师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