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剧从娃娃抓起

(2008-03-11 08:32:25)
标签:

教育

文化

京剧从娃娃抓起
京剧要进校园了。这是好事!尽管我几乎没怎么听过京戏。毕竟京戏在很多人眼里,包括我眼里就是一个国粹,要不怎么那么多外国人喜欢呢?连那个大鲨鱼奥尼尔来北京也来了个京戏的打扮。
不过,京戏是给谁看的?至少我很少看,就像我现在很少听相声一样。平日里,工作很忙。回到家,家务很繁重。而且现在欣赏的东西太多了,班德瑞、NBA、林肯公园等等。也许有人会说了,就是因为您喜欢这些西方的东西,所以才更应该听听咱的国粹。我真的很冤啊。京剧是不错,就像交响乐也不错一样。我曾经听过交响乐,结果在音乐厅里就睡着了。我想,听京戏还不如我敲打敲打经络,或者打打乒乓球更有中国的味道吧。
有人说了,京剧进校园是从娃娃抓起。拜托了。足球从娃娃抓起,抓到现在又怎么样了?再说了,您这京剧进了校园,北京人喜欢、爱听。可是,您想过河北人、上海人、浙江人……的感受了吗?河北梆子、沪剧、越剧……难道就不是国粹,不值得弘扬了吗?
最近,梅葆玖等40余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认为进中小学校园的京剧剧目“样板戏”太多,应增加传统曲目。这些委员真是不大明白个中的原因啊。稍微了解京剧的人肯定知道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京剧“四大名旦”。传统京剧难免有流派之分,您不多增加大一统的“样板戏”,将来推广传统曲目的时候,哪家多哪家少,他们的后人还不打起来。
与时俱进。做什么事情都应该按照时令来办。比如,春主生发,就该做点生发的事情。冬主收藏,自然该做收藏的事情。十几、二十岁的人喜欢的是激情的诗歌,三四十岁的人愿意看看舒缓的散文,五六十岁的人倾向读读老庄的学问。这是大致一个人生的习惯。听歌、听戏估计也是这么个程序。您让几岁的孩子跟那儿拿腔拿调地抑扬顿挫,这不也是压抑人性吗?我觉得还是应该让孩子们多唱唱小燕子、小松鼠、我们的田野……把这些传统的儿童歌曲唱得荡气回肠比什么都好。
另外,小学生的压力来自小升初、初中生的压力来自中考、高中生的压力来自高考。应试教育已经够让孩子们受的了。不信的话,自己找个小学门口,拦住个孩子掂量掂量他们的书包。人心都是肉长的,干什么不好,偏来个什么京剧进校园。您当练童子功呐?
救救孩子!拜托了!孩子爱干嘛,就让他干嘛吧。谁爱听京戏,让他家孩子学去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