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峨嵋酒家宫保鸡丁

(2006-02-20 13:32:22)
分类: 名馆点名菜
峨嵋酒家宫保鸡丁
梅兰芳题诗赞灵秀
    书接上回,晋阳饭庄一道香酥鸡馋倒老美。今儿个咱们改点一道鸡丁。鸡丁的做法很多,但是最常见的莫过于“宫爆鸡丁”了。列位看官,说句不好听的。但凡您点的是宫爆鸡丁,那甭说这菜肯定差着火候了。为什么?因为这道鸡丁的正确写法应该是“宫保鸡丁”。宫保鸡丁,每天限卖100份。这四九城的也就峨嵋的宫爆鸡丁有这分儿。
  说起宫保鸡丁,据说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早在清咸丰年间,贵州平远有一叫丁保桢的人,中进士后,历任湖南、山东的知府、巡抚,四川总督等官职。丁保桢当知府时功绩卓著,被加封为“太子少保”,死后又被封“太子太保”。当时人们都尊他为“丁宫保”。丁宫保平时喜食炒鸡丁,每每回平远家乡,众乡亲便以炒鸡丁迎候。于是,人们便把平远炒鸡冠名“宫保鸡丁”了。宫保鸡丁是典故菜,所以宫爆鸡丁切不可通假。
  峨嵋酒家擅制宫保鸡丁最讲究的是用料、调味和火候。所选之料必是既嫩又滑爽仔公鸡的腿儿肉;刀法讲究剞花刀的蓑字条;主料上浆码味时讲究“吃得透”、“浆上劲”;滑炒时先调“滋汁”,待锅红、温油时爆炒;火候以“刚断生,正好熟”为佳;淋汁芡讲究小颠翻,爆汁均匀;成菜入盘“只见红油不见汁”。经过如此规范的用料,调料,火候和烹调规程,炒出来鸡丁才松散爽脆,质嫩不绵,成菜的口味才正,才能五味“层出”:先甜酸,后咸鲜,略出干椒辣香而后是椒麻口的“小荔枝口”。
  自打1950年开业,峨嵋酒家光凭着这道菜就招惹了不少人“频频回头”。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听说了,特地来尝这口儿。当时掌灶的川菜大师伍钰盛亲自掌勺,上了宫保鸡丁这道“头菜”。梅大师尝罢撂下筷子,说:“拿纸笔来。”笔走龙蛇挥就一首七言绝句:“峨嵋灵秀落杯盏,醉饱人人意未澜。应时识清培育广,良庖能事也千般。”这以后的几十年间,凡来峨嵋酒家用餐的食客几乎是桌桌必点宫保鸡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