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文化与社会 |
昨天说在建行遭遇“小窍门”,今天再说银行的服务。
最近,基金销售持续火爆。有好几只基金都是认购当天就超百亿。虽然股市已经上涨很多,但是基金募集这么多钱,总是要投资的,这样股市就不会跌,股市不跌,我们买的基金不是就会增值吗?据说,很多老同志们都不再买国债,转而买基金了。
本周一去建行,就是将手中稳健的华夏现金增利(货币基金),转换为混合型的华夏红利基金。前者的年受益2,38%,后者今年的净值增长100%,干嘛不转换?
在建行基金专柜,对方告知:
“转换不了”
“为什么?同一家基金公司,在申购期是可以转换的”
“上午就有一位客户,转换没有成功。其他人都是拿现金购买的”
“可是我妹妹上午就在建行XX所转换了,为什么同样的建行,服务就不同呢”--我掏出手机,马上给妹妹打电话,柜台内听到了我们的对话。
“不好意思,现在转换成功了,上午可能是系统出了毛病,实在对不起”--是怕麻烦,还是系统真出了问题?无论怎样,坚持以及对服务信息的把握,是成事的基础。
“没有关系,那上午那个客户怎么办呢”
“转换不成,他就走了”
他走了,你们为什么就不能想办法去找到那个客户呢?
周一,是中国入世五周年。从这一天起,中国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了。本土银行,不改变服务,行吗?
前一篇:这哪是窍门啊
后一篇:见义勇为,也要有智有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