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抱团,有趣的名字和现象。在报纸看到时,还没有理会,那天上了央视法治频道,看来动静大了。在《大家看法》节目中,看到了抱抱团在街上,他们举着大牌子,向陌生人传递微笑,如图一。不是每个人都能立即接受这样的友好表示,有人楞过之后,张开双臂,图二;有人不理解,比如在工地,还需要向羞涩的民工兄弟做宣传,图三;也有人表示拒绝,比如图四。
无论如何,接受了拥抱的陌生人,脸上都绽开了微笑,我从电视中看到一位朴实的农民大叔,在镜头前重复着“拥抱”一词,那脸上皱纹都笑开了。最让人感动的是,抱抱团在松堂临终关怀医院,年轻人拥抱重病卧床、不久将辞世的老人,那些老人的笑容,真是世界上最令人难忘的。
别去苛求抱抱团,说什么:“这样的方式不可能解决人情冷漠的社会问题”。即便有些游戏的性质,能够让很多外来、孤独的人们,有一刻的被关爱,也是有价值的。我赞同主持人张绍刚说的,抱抱团的初衷是一种与人沟通的愿望,我们就从这里出发,去寻找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
还没说我遇到抱抱团的事呢。当然,我不是在大街上,而是在两周以前,到怀柔开会的时候。当晚,到宾馆的歌舞厅唱歌,不是我们一个单位包场,还有外单位的人一起K歌。当我在台上唱《亲密爱人》时,一个陌生的大男孩上来,给了我一个拥抱,我当时就意识到:哇,抱抱团都深入到北京郊区了!
我那一晚上的出色歌舞没人记住,但是这个被人拥抱的事却不胫而走。第二天在餐厅,本单位有男士看见我就说:“咋的,昨晚上被人给抱拉”?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不就是抱抱团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