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拳打父亲的少年,固然令人寒彻心骨,然而这罪过究竟要由谁来负……
一个曾经人见人爱的孩子
变成了“狼”
春节期间,经历了一件伤心事,一个曾经人见人爱的孩子,对他的亲生父亲拳脚相加,他的父亲在我面前讲述这一切时潸然泪下。
这个少年今年已经长到17岁,我从小看着他长大。小学时,他的懂事在亲戚间是出了名的。
他的“巨变”是发生在初中升高中这段时间,其时,他被父母送到学校寄宿,虽然每次周末回家时还是乖乖的样子,其实内心的变化正在此刻悄然发生。面上的乖巧,更多是为了实用目的——物质奖赏。
拳打父亲的起因是少年的父母亲发生了口角,“恋母”的少年于是对母亲伸出“援手”,对父亲痛下重拳。
我在出离愤怒的同时,想到的是他父母的责任与罪过。这个拳打父亲的少年的畜生之举,固然令人寒彻心骨,然而人见人爱的孩子变成“狼”的责任究竟要由谁来负?
他们的家庭并不富裕,但他们却将孩子当“少爷”养。尤其他的父亲,几乎不择手段地满足儿子的一切物质要求,如今受到儿子的击打,也大约是对他不择手段的畸形“回报”。
少年的父母,对孩子的爱不可谓不深,但这里有没有直面贫穷的教诲,有没有“远离狼性、亲近人性”点醒?如果家长对孩子从小只知宠幸与顺从,甚至不顾家情地满足一个穷孩子的一切富要求,那么久而久之,这穷孩子还懂什么“穷且益坚”,知道什么“舔犊之情”?
“狼子”的啼血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时代的反思,其中既包括“家教”的无奈,更包括人性品质的空白。中国的家长历来如此吧,重物质轻精神。故而我们的学子,即便学业优秀,也不免有“人狼”之忧。
所有无所适从以及那些“少爷子弟”的家长们,其实都该明白:我们为人父母的,不欠孩子昂贵的物质消费,不欠对孩子过度的“伺候”……最欠的只有一条,就是将优秀的人性品质告诉并给予孩子。
——让孩子喝着“人奶”而不是“狼奶”长大,这或许决定一个民族未来的命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