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农民靠什么娱乐?

(2006-12-12 08:18:01)
   
    脱衣舞、黄化二人转,这些“文化”的确非常垃圾,不让农民看这些“垃圾”很简单,而不简单的问题是:他们还有什么“文化”选择……
 
        
       
       中国农民靠什么娱乐?
 
 

    经常看到媒体关注“脱衣舞下乡”,随后是文化稽查人员“辛勤打击”……
     这些报道使我感到很困惑。
     不让农民看这些“不健康的东西”很简单,最大的问题是“不让看”之后,能提供农民什么文化生活?
     如果以麻将赌博替代脱衣舞,在娱乐的精神底色上,会有什么本质区别?
     中国农村有8亿以上人口,这些人有很强烈的文化需求,他们需要娱乐。在过去,他们有很多传统的活动可以娱乐;今天,农村的文化跌入“撂荒”窘境,农民精神的出路徘徊在十字路口,不知道该在哪里找到自己精神上的兴趣发展,所以就憋成了那样一个现象:看脱衣舞。
   8亿农民在休闲时候心灵空虚,一定要有东西来填补。那么用什么来填补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从前中国这方面是怎么样?
    古代中国的民间文化和高层文化是双轨进行的。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是相通的。
    从《诗经》中就可以看出。《诗经》就是讲的各国的国风、百姓的歌赋、喜怒哀乐,然后由中央派官去考察,把民间的歌赋等等都记录下来。这些歌赋嘻笑怒骂,有的是批评社会现象的。这些被记录下来就变成了一部《诗经》。
    所以,采风在中国传统里一直是很重要的。百姓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精神要求?这些民间文化收集起来到了上层之后,由文人学士编辑重新润色之后,就上升成了很好的文学作品。但是它的来源是百姓的生活。
    同时,中国士大夫跟百姓之间也不是那么隔阂,所以有一种中间文化,在西方中古史上叫做第三种文化。这种文化是上层人跟下层人都欣赏的,中国叫做“雅俗共赏”,雅人、士大夫跟百姓都欣赏。
     比如说戏曲,象我们知道的在中国舞台上活跃了几百年的京剧等,都是来源于地方戏曲,都是百姓歌唱然后士大夫写剧本使其达到文辞优雅,但也不是过于优雅,而是百姓也可以懂的。所以雅俗、上层、下层、百姓都可以欣赏。在这当中文化就变成人们心灵的一种滋润,平时就可以有消遣的地方,生活就很丰富了。同时喜怒哀乐都有地方发泄,以得到心灵的平静,然后就可以回去“安居乐业”了。
    然而这些文化后来慢慢萎缩乃至消亡了。民间文化到了今天,遭受“商品属性”的疯狂冲击,其精神上已基本没有出路。
     现在中国的城市文化是非常庸俗化的,所以带到乡村的也是不健康的东西。这并非说明商业的发展阻碍文化发展,中国16、17世纪商业发展了,戏曲小说也非常流行,两者是有互补关系的。经济发展了文化也会发展,并不会有妨碍。关键是文化一旦成为商业的附属品,走完全庸俗化的路子,那就死定了。
    如果要让中国农民自动告别“脱衣舞”这些文化垃圾,就应该在怎样丰富文化内容方面拓展思路,尤其要给农民提供一种文化发展的余地。要农民自己来发展,国家要给他们一个机会,这个机会就是鼓励他发展“非不良文化”。一方面保留一些中国传统的优秀东西,然后吸收一些现代文化的进步东西。
    ——相信这是可以做到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