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对于“国粹”,向来持良莠有别的态度。对于那些包藏糟粕的传统包袱,当然是扔得越远越好。但那些真正有价值的华夏文明,我们却不要冷落它们,更不要不识货——
不该萎缩的六项华夏文明
本人无意做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对于“国粹”,向来持良莠有别的态度。平心而论,我们的“国粹”有不少包藏糟粕,但也间或真正有价值的精华。对于真正有价值的华夏文明,我们本当倍加珍惜。但匪夷所思的是,越是真正有价值的华夏文明,“发展”到现代竟纷纷呈现萎缩之势,实属不该,令人心痛——
一、厚待外语、萎缩母语——
视而不见我们的汉语是门“艺术”!
中国人的母语汉语不仅是一门语言,更是一门精妙的像形艺术。但就是这样一门艺术,却遭到自己人的冷落!
可以理解现在国人不少要靠英语吃饭,大学不过六级不能毕业,研究生英语必考,连中文系的都得考,这是实情,也是生存的必须技能。
但是,如果中国幼儿园里的孩子连汉语还没说好就开始学起英语来,大街小巷英语遍天飞,国人之间交流以讲英语为荣讲汉语老土,就不是正常的现象。
一个厚待外语、萎缩母语的国度,文化崛起会成为很难的事情。
二、中医受气、西医提气——
怎能让“民族”医学远离世界视线?!
如今更多中国人喜欢西医未可厚非,因为西医毕竟更代表现代医学。
而中医尽管有“伪科学”之疑,毕竟有别巫术,是有着突出贡献的传统医学。不然日本人也不会看中中医,要把它“发展”为“东洋医学”。
中国几千年来留下的老中医、处方,凝聚古人多少心血,现代国人不能让这门带有“民族个性”标签的医学远离世界视线,更不应该让外国人把许多中医处方申请成了他们的专利。
三、公历垄断,农历“淡出”——
不能让我们的夏历消失!
你知道今天是农历几月几吗?除了特殊日子,这五千年文明的第一页夏朝就有的东西,怎么快被我们遗忘?!
为了与世界保持一致的时日,统一用公历计算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由于我们的传统节日都出自自己的夏历(农历),起码应该保持“双轨制”,不应让公历垄断中国日历、也不该让中国的日历与外国的日历没有任何区别。
四、钢琴小号热衷赶、古文古诗词无人赏析——
我们的后代还知道什么叫“传统课程”吗?
中国中小学校的课余班里,最红火的当属“钢琴小号班”、“奥数班”“英语班”……,却基本没有传统课目这一项。书法班或许零星有些,而古文诗词歌赋却只能在课堂上应应考试的景,学生们根本达不到“欣赏”与“享受”古诗词的境界。他们太匮乏品味与珍惜!
五、跆拳道进来,武术让路——
我们的功夫拿不出手?
对于世界一切进步的东西,国人崇洋亦可,媚外不宜。正在老外苦心琢磨中国武术的时候,中国人自己却趋之若鹜韩国跆拳道的中国“补习班”。诚然中国武术不该停留于表演,但我们的功夫首先自己必须下力气、革变推广,才能兴旺!
六、春节味道寡淡、圣诞成为盛大节日——
中国孩子还能感受到本民族节日浓意吗?
如今中国传统节日就像过一个周末那么寡淡无味,春节也浓不到哪儿去。相反,舶来节却是越来越受欢迎,中秋不放假,圣诞晚会却办得一个比一个欢实,11月就看到许多商店开始出售圣诞树了,商家尤其把目标盯在中国各个学校。
未来的中国孩子还有几个能感受到春节曾经给过我们的浓浓的快意?
以上六项华夏文明,正面临萎缩冷落之危,笔者在此决不提倡复古,对于那些包藏糟粕的传统包袱,当然是扔得越远越好。但以上六项华夏文明却是我们的瑰宝与骄傲,我们不要冷落它们,更不要不识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