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连载 第012篇 家长语文书
(2010-01-15 22:59:43)
标签:
原创连载家长语文书教育杂谈 |
分类: 家长语文书 |
如需要联络切磋,可联络邮箱:lizhitian@tom.com
读现代语体文是这样,读古代文也是这样。
许多语文选本,都选过《左传》的第一篇《郑伯克段于鄢》。这是一篇极为优秀的记叙文,也堪称是一篇非常优秀的短篇小说。它完全依据孔子编订的《春秋》“鲁隐公·元年”所记同于标题的那六个字铺衍而成。《左传》成书年代与作者都已难考,文中记述的这件事是不是另有详细文献供作者参考也不得而知,但仅从六个字铺衍过来这件事,我们就必须赞叹《左传》作者强大的叙事能力,这叙事能力表现在:1、从序幕、开端、发展、高潮到结果、尾声,情节叙述完整;2、由因引果,布局环环相扣,紧密相接;3、精心安排详略,把叙事的重心由事件巧妙移植到人际关系和民心所向之上。在这里我不想分析上述的三点,而想提出另一个极富启发的情节叙事供朋友们分析。
郑庄公在深谋远虑之后,用武力驱逐了一心谋叛的亲弟弟共叔段,同时也把谋叛的支持者、自己的亲生母亲姜氏打入了冷宫,并且发下毒誓:“不及黄泉,毋相见也。”然而中国是个以忠孝治国的国家,君王都不忠不孝,会给百姓带来怎样的榜样?所以不久庄公就后悔了,可后悔了他又不能说——说了就让老百姓更明白他先前的行为是完全错误的——正为难之际,出来一位颍考叔。颍考叔是什么人?和郑庄公前面的故事毫无关系,他只是郑国边境一个关口的封人,大约相当于现在的海关关长,他听说了郑庄公驱弟囚母而且随即后悔的事情,便自导自演设计了一场戏。颍考叔提上一篮礼物就奔京师来了,要向庄公进贡。庄公接受了礼物,就要安排一顿饭对颍考叔表示慰问。国君的饭属于“国宴”啊,肯定十分丰盛。颍考叔作为臣子也必须感激涕零,宴饱而归,可他不,他吃饭的时候另要了一只空碗,把肉菜全拣出夹到空碗里。庄公看了不理解,问他:“难道我的肉菜不好吃么?”颍考叔马上起身回答说:“小人我有个老母亲,吃遍了我做的菜,但就没有能尝过大王您家的肉菜,惶恐地请您允许我把这些菜带回去,让她也开开眼尝尝这么好吃的肉菜。”这就是颍考叔设计的那场戏:他有好主意帮助郑庄公摆脱困境,但不能直截了当找到郑庄公,跟他说:“大王啊,我听说您的事了,也知道您后悔了,您瞧,我这不给您送主意来了?”他要这样一说,国君能下得来台吗?备不住脸上一热,就把颍考叔推出去杀了——国君能当底下人面承认错误吗?所以,我说,颍考叔不愧是中国有史以来记载的第一位公关先生、第一位策划大师。他一演这场戏,就把庄公的心思兜出来了,本来是该颍考叔说的话,便从庄公的嘴里说出来了。《左传》的文中说:
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庄公说:“你有母亲可以送,怎么偏偏我就没有?”)
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颍考叔说:“冒昧地问一问,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啊?”——颍考叔根本就是装模作样,他心里比谁都清楚,他要让这话从庄公嘴里说出来。)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庄公上钩,自己把说这话的原因讲给他听,而且告诉他自己后悔的心思。到这时,颍考叔才把自己的主意拿出来。)
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大王您担忧什么呢?如果挖地挖到很深,挖见了黄泉,修个大隧洞,您娘俩在隧洞中相见,那谁能说您违反了您的誓言呢?”颍考叔利用黄泉的双关语义帮助庄公绕过誓言的障碍,实在聪明!)
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庄公听从了他的意见。接下来庄公怎样组织人员设计施工,怎样准备和他母亲的会面,全都略过去不说了,却又把他和姜氏见面的情景细细地描绘了一番:庄公跑进隧洞里兴高采烈地唱道:“大隧洞的里面啊,让我快乐啊,快乐极啦”姜氏则从隧洞中跑出来,也兴高采烈地唱道:“大隧洞的外面啊,让我快乐啊,快乐极啦!”于是又恢复了母子的关系,像当初那样——好强烈的讽刺!因为在当初,他们娘俩的关系也没好过。)
颍考叔见庄公的事,在“郑伯克段于鄢”这个事件中,实际是属于尾声部分的,《春秋》中毫无踪迹,而《左传》作者却举轻若重,使它成为《左传》记述中最为华彩的段落。我问过许多人,他们读此段都没能读出上述的感受,真是把一个好材料白白地丢弃了。
我使用的方法叫做“情境阅读法”,即一定要把自己摆进去,设身处地,在构想当时情景的基础上,去揣摩当事人说话做事的动机,这样才能准确地体会故事的意义,并理解作者这样写作的苦心,而自己也从中得到一种特别的收获,我们上面所讲述《宝玉挨打》的阅读也属于情景阅读法。
敬请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