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连载 家长语文书 第011篇
(2010-01-14 23:31:56)
标签:
原创连载家长语文书教育杂谈 |
分类: 家长语文书 |
如需要联络切磋,可联络邮箱:lizhitian@tom.com
再举几个例子吧。
《红楼梦》代表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选入高中课文的,通常是“黛玉初入荣国府”和“宝玉挨打”这两段。像比较一下,我更喜欢后一段。宝玉,作为封建大家族的继承人,犯了二条弥天大罪:一是流荡优伶,表赠私物;二是荒疏学业,逼淫母婢,气得封建卫道士贾政清除加法,暴打宝玉一顿。这里涉及政治的原因也好,涉及家族利益的争斗也好,或是表现贾政封建正统之“礼”与宝玉叛逆邪行之“淫”间的冲突也好,都是对宝玉所以挨打之原因的文外分析,属于主题的研究。而从写作角度来研究讲授的话,可能学生会得到更直接更宝贵的写作收获。我着重解决小说中对几个女孩在宝玉挨打之后的言行反应。
第一个是袭人。袭人是干什么的?宝玉贴身的使唤丫环,两人之间已早有儿女私情。袭人虽然不指望自己能在贾府有个什么地位,但能和自己心爱的男主子厮守在一起,她也别无所求了。宝玉被打,场面上的人物王夫人、贾母等都离开,让宝玉歇息了,袭人才得到出场的机会。小说中这样写道:
袭人见贾母王夫人等去后,便走来宝玉身边坐下,含泪问他:“怎么就打到这步田地?”宝玉叹气说道:“不过为那些事,问他做什么!只是下半截疼的很,你瞧瞧打坏了那里。”袭人听说,便轻轻的伸手进去,将中衣褪下。宝玉略动一动,便咬着牙叫“嗳哟”,袭人连忙停住手,如此三四次才褪了下来。袭人看时,只见腿上半段青紫,都有四指宽的僵痕高了起来。袭人咬着牙说道:“我的娘,怎么下这般的狠手!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得到这步地位。幸而没动筋骨,倘或打出个残疾来,可叫人怎么样呢!”
众人在时,袭人是绝对没有坐的资格的,更不要说能“来宝玉身边坐下”;也是因为没有人,她才能像妻子一样地“含泪问他”,“怎么就打到这步田地”完全是站在“丈夫”一边抱怨‘公爹’的口气;宝玉说自己疼得很,她就“轻轻的伸手进去,将中衣褪下”,既合丫环之身份,又表明她与宝玉二人间已没有男女之防。看到伤痕,她更恨恨不已咬着牙说出“怎么下这般狠手”、“你但凡听我一句话”、“倘或打出个残疾来,可叫人怎样呢”的话,这些话句句合乎她与宝玉关系的现状——一个喜爱、疼爱、且与男主人有肌肤之亲、期望寄托自己终身的丫环,那说不清道不明的心态与行为。
宝钗来了。宝钗出身大家,知书达礼,做事圆滑周到,又有姨妈王夫人的支持,且得贾母的疼爱,她喜欢宝玉,但也决不会做越过纲常道德的事情。所以,她这样来到:
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向袭人说道:“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热毒散开,可以就好了。”说毕,递与袭人,又问道:“这会子可好些?”
一丸药,握在手心里毫无问题,干嘛要“托”着?原来这是给别人看的——我是正大光明地来看宝玉的,我家是开药铺的,送药来理所当然,你们谁也别猜疑我有什么私心。进来后,她吩咐袭人,也完全是主子的口气,公事公办。”公话”说完,才转话探问病人,也似乎毫无感情。过了一回才掏自己的真心话:“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这段话的前一句,分明是老婆规劝老公的口气;而接下来的后一句,是话说到一半突然觉到过分而因羞涩咽下后半句呢,还是早就想好,做到话也说了你也明白了但也没给你留下把柄呢?这个半截子话实在高妙。
到袭人把挨打的事挑出来,宝钗动了一番心思,既让自己的话做到堂皇正大,又要去掉宝玉的疑心,然后便说道:“明儿再来看你,你好生养着罢。方才我拿了药来交给袭人,晚上敷上管就好了”,遂起身飘然而去;袭人追出来送却又指点了她一番。这番话第一关照了宝玉,第二吩咐了袭人,第三又表现了她在贾府中的地位。
第三位是黛玉,她深爱宝玉,认宝玉是自己的知音,但她又是一个弱女子,处处谨慎小心。她对宝玉的情似袭人,却并未发展到袭人与宝玉的那种关系;她对环境的顾忌似宝钗,但处世的经验和想法却没有宝钗那样老道和深邃,所以黛玉与宝玉的相见,便有更为佳妙的表现:
恍恍忽忽听得有人悲戚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宝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
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利害。
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词,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凤姐来了)林黛玉急的跺脚,悄悄的说道:“你瞧瞧我的眼睛,又该他取笑开心呢。”宝玉听说赶忙的放手。黛玉三步两步转过床后,出后院而去。
黛玉是真性情人,在宝玉面前,不怕露出自己的真心,所以敢以哭肿了眼睛给宝玉看,也敢用心疼到极端的话语希望自己的爱人不再受苦;但她是弱者,不能让人家说自己的闲话,哪怕是一向以姐妹相待的凤姐,也不能让她知道,她只能也应该三步并成两步地飞一般跑掉。
讲《宝玉挨打》,若能把三位女性在宝玉面前的表现分析透彻,学生就可以体会到写记叙文(其实是小说)的奥妙所在——要观察生活,要观察人,而且要会用最恰当的话语来描写笔下的对象。
我手里现在没有李劫人先生《大波》的原文,但我记住了小说中一段非常精彩的话。情节大约是这样的:一个新式学堂的学生,课余时间常到自己的表嫂的公馆做客,他的表哥是前清的一位候补道台,因有了差使而不在家,这位表弟和表嫂就有了私情。公馆里有许多下人,都知道此事,小说就此写道:公馆里上上下下的人都知道此事,但他们有的不想说,有的不屑说,有的不能说,有的不敢说,有的不肯说……,几个不……不……不……,背后都有原因,都有内容,可能也都有故事。李劫人先生没有将它们展开,但我却从中得到了很大受益,明白什么人该说什么话,什么话该什么人说,于是就有了分寸,就有了差异,人物性格也就出来了,写的东西就有味道了。所以,写东西要想清楚,要写准确,最好的法子是先读好,先从名家的作品那里揣摸出店有的道道来。
敬请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