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叙事研究:许泰豪的三部影片

(2006-02-10 22:17:19)
分类: 月色撩人:札记篇

2005年《新电影》上一篇介绍韩国电影《外出》的文章中有一段分析,可以给我们一点启示:

 

  从《八月照相馆》到《春逝》再到《外出》,作为许秦豪电影的灵魂元素,“爱情”呈现出一个渐进的表现方式。《八月照相馆》完全执着于一派柏拉图式的纯情和含蓄,讲述了一对男女的相遇相识。但只是止于此,相处甚欢的他们没有发生任何再进一步的关系,也给观众留下了“有缘无份”的深深隐痛。同样是“有情人难成眷属”的擦肩而过,仍然含蓄淡然的《春逝》则延续了《八月照相馆》的另一种可能,但这对邂逅男女关系深入后,仍免不了同样的痛苦与分离,但较之《八月照相馆》中的“忍而不得”,《春逝》中的“得而复失”在表现情感的成熟和广度上无疑更进一步。                                                                作者接下来没有对《外出》作明确的分析,但行文中已表现出许泰豪对自己熟悉的爱情题材电影的一个新突破,我们归纳对许泰豪三部电影的核心表述是:

 

   

一句话概括

审美效应

 

《八月照相馆》

一对邂逅男女永元和德琳相处甚欢产生爱意,但没有发生任何进一步的关系。

哀感这对男女“有缘无份”,观众获得“忍而不得”、“爱情可以永恒”的审美。

 

《春逝》

一对邂逅男女尚优和恩素相处甚欢产生爱意,但最终也只能是痛苦地分手。

哀感这对男女“有缘无份”,观众获得“得而复失”、“爱情获得艰难”的审美。

 

《外出》

一对邂逅男女仁洙与瑞英为困惑和痛楚相接触,同病相怜而产生爱意。

哀感这对男女“有份却是不伦之缘”,观众获得“得不偿失”、“爱情伴随残酷”的审美。

   

在爱情题材的电影文本中,必然有“男女邂逅”的情节,而围绕这一邂逅,不同的男女之间总在发生着爱情故事,如果只是机械地重复,观众必然因厌烦而远离。但邂逅之后会怎样呢?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心态,不同的家庭背景等等,都是情节进一步发展的变数,由此延伸,不仅形成了导演对自己艺术创作的突破,观众也从观赏中不断获得新的感受与新的认识。

许泰豪的爱情类型电影发展脉络是:使人间原本最为美好的爱情变得越来越贴近现实,也越来越近于残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