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我想了什么事儿 |
前一阵读索尔仁尼琴的《癌症楼》,他对真实的病房、各色的病人形象的描写让我倍感亲切,最使我感慨的还是这样一个段落,有一个学生即使住院了仍读书学习不止,于是饱经沧桑的主人公对他说:“读书不能给人智慧。”对方惊异地表示难以理解,问那什么能呀?主人公说:“生活。”
这话把我震了一下,它非常正确,其实最终仍是种种经历锤炼人,磨练人,给人以智慧的。记得上周看《超级访问》采访花儿乐队。对他们有了很多新的感触和认识,觉得几位成员都挺好的,有很多很深刻的想法。他们都才二十出头,却经历了许多变故,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大概我觉得那种“深刻”,就是他们的体悟吧!比如他们发现让自己快乐的办法,就是让别人快乐;一个人丧失理想会痛苦;你有多少苦,就有多少甜等等。他们朋友间经受的考验,与父母的关系,也让我挺感动。我喜欢笑着说话的人,比如韩美林,那种笑不一般,那是体验了大悲的笑。花儿乐队的人也有点笑着说话的劲儿,说什么话都跟说笑话差不多。我就爱笑着说话。
我并不是说就不用读书了。我本身就是个爱书爱读书的人。人们看书是因为书是写作者生活体验的结晶,但看了就完了;看了却没将好的一面转化到行动中,只是将“看书多”弄成了炫耀的资本;或者看成了书呆子了,都说不准,那最多叫有知识。由知识到智慧是有距离的,而那需要的就是书以外的生活体验和感悟。
生病后,我体会到了另一种丰富自己的方式。刚生病那会儿,我着急要上学,但现在,我的心反而安静下来,不着急了。因为我每天生活的都很充实。我感到时间不够用,经常一眨眼一周就过去了,而还有那么多美好的事情还没干。
这话把我震了一下,它非常正确,其实最终仍是种种经历锤炼人,磨练人,给人以智慧的。记得上周看《超级访问》采访花儿乐队。对他们有了很多新的感触和认识,觉得几位成员都挺好的,有很多很深刻的想法。他们都才二十出头,却经历了许多变故,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大概我觉得那种“深刻”,就是他们的体悟吧!比如他们发现让自己快乐的办法,就是让别人快乐;一个人丧失理想会痛苦;你有多少苦,就有多少甜等等。他们朋友间经受的考验,与父母的关系,也让我挺感动。我喜欢笑着说话的人,比如韩美林,那种笑不一般,那是体验了大悲的笑。花儿乐队的人也有点笑着说话的劲儿,说什么话都跟说笑话差不多。我就爱笑着说话。
我并不是说就不用读书了。我本身就是个爱书爱读书的人。人们看书是因为书是写作者生活体验的结晶,但看了就完了;看了却没将好的一面转化到行动中,只是将“看书多”弄成了炫耀的资本;或者看成了书呆子了,都说不准,那最多叫有知识。由知识到智慧是有距离的,而那需要的就是书以外的生活体验和感悟。
生病后,我体会到了另一种丰富自己的方式。刚生病那会儿,我着急要上学,但现在,我的心反而安静下来,不着急了。因为我每天生活的都很充实。我感到时间不够用,经常一眨眼一周就过去了,而还有那么多美好的事情还没干。
前一篇:看我那受化疗洗礼的卷发
后一篇:分类“后”作家与一窝小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