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卧龙:“钱荒”凶猛 能否引发“金融危机”?
(2013-06-21 19:53:52)
标签:
银行货币金融危机民间资本钱荒 |
据媒体报道,6月20日各大商业银行同业市场的交易部门开始以10%以上的利率吸纳存款,于是11点公布的隔夜利率和七天利率双双超过10%——创历史新高。短期资金近乎枯竭的情况下,场内场外的资金贩子们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借钱,但都好似“泥牛入海”。中午11点左右,隔夜同业利率一度在25%的位置成交,而隔夜回购利率(repo)更一度达到30%。利率之高可谓空前,这一惊人的“钱荒”现象意味着,银行同业交易迎来“高利贷时代”。
在中国金融和资本高度紧张的市场环境下,一时间流言四起,纷纷预测中国金融行业中部分银行将面临违约和资金挤兑现象,更有甚者担心此轮“钱荒”会演变成金融危机。这些担心不无道理,但是,经过深入分析中赢财富管理认为这是暂时现象,是“杞人忧天”,中国不会爆发大规模的金融危机。
央行“有意为之”
2008年美国雷曼兄弟等机构因次贷危机破产,直接引发美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而这场金融危机与美国市场及政府的监管不力息息相关。而中国则不会出现类似危机,因为与美国截然不同,中国的银行系统全面地被政府控制,央行操控着统一调控权。如果政府愿意,政府随时可以出手“施援”,因为政府有足够的“钱”加以救助。事实上,过去的30年,中国政府已经无数次“施救”银行,甚至在银行坏账率高达30%的时候都成功救助;况且中国有3.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危机不可能在中国发生。
由此可见,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钱荒”,中国并不缺钱,央行也不缺钱。央行之所以不出手“施援”,乃是“有意为之”。反观6月8日和19日李克强总理发表的“用好资金增量、盘活资金存量”观点,我们能很明显的感觉到,中国决策层在有意放慢货币增速,迫使资金服务实体经济,淘汰落后产能,倒逼金融机构去杠杆,对于某些不合理或者稍微触动央行底线的一些不合理行为进行打击和规范。
尽管“痛苦”
尽管,中赢财富管理认为此轮所谓的“钱荒”不会引发中国大规模的金融危机,但是,对于中国金融和银行业来说,这仍然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也必然将经历一段痛苦的历程,在未来的几个月中,这场“钱荒”很有可能愈演愈烈,中国将经历痛苦的去杠杆化过程。在制造业和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里,一些违约的情况将可能发生。
然而,我们相信痛苦往往是新生的开始,在央行的“有意为之”下,此轮“钱荒”,将是对银行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能力的一次巨大考验和压力测试。经过考验和磨砺后新生的银行体系,将对服务实体经济,促进我国经济转型贡献更大的力量。
总之,“钱荒”凶猛,中国金融和银行金融机构势必将经历一场“阵痛”,但在央行强有力的统一调控下,中国绝不会就此爆发大规模的金融危机。相反,在政府的有意引导下,中国金融和银行金融机构经历过风雨的洗礼,更能为中国的经济腾飞再添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