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卧龙:“银根”松动是否代表楼市调控转向?
(2011-12-02 08:49:07)
标签:
货币存准率下调楼市调控房地产银根杂谈 |
平地一声惊雷响,央行 11月30日晚间突然宣布,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三年来央行首次下调存准率,紧闭良久的货币闸门轰然打开令许多人诧异不已,也令股市像服了“兴奋剂”般雀跃不已并应声上涨,更令正处在风口浪尖的楼市骤然“风生水起”,寒风送暖平添活力。那么,此次“银根”乍松到底为何?楼市调控又是否会重蹈2008年的覆辙,从此掉头转向呢?
2008年楼市调控留给世人最大的“印象”在于,以“4万亿”的事实直观诠释了“银根”松动与房价泡沫的关系,正是有了“4万亿”的刺激,才有了2009年和2010年的房价飞涨,“银根”松动与楼市泡沫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朝怕蛇咬,十年怕井绳”,当2011年楼市调控走到和2008年相似的十字路口,熟悉的“银根松动”魅影再现,人们立即“条件反射”般的联想到了结局——调控转向,房价反弹。
央行下调存准率消息传来,不少开发商因之长舒口气,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以为楼市调控将会再次迅速转向,依目前态势看,其实未必。这是因为,此番下调存准率,是中央政府“被动”之举,而非“主动”出招。货币放松之后,楼市调控很有可能转向,但不是现在。中央政府“主动”出招之时,才是楼市调控真正转向之日。
下调存准率是“被动之举”而非“主动出招”
解铃还须系铃人,一切还得从此次央行下调存准率的原因入手。“年关”将至,各企业将面临年终结算,资金需求会猛增;此外,温州、鄂尔多斯、河南等地爆发的信贷危机,同样亟需资金纾解;而最重要的一点恐怕在于对冲“资本外流”,10月份外汇占款净减少248.92亿元,这是2007年12月以来单月外汇占款的首次下降,而这将直接减少市场流动性的供给。实行紧缩货币政策以来,“流动性”日益减少,如今情势危急,“流动性”日渐枯竭,中央政府因此被迫下调存准率,释放“流动性”。从中可以看出,中央政府此举主要是为了被动应对“钱荒”,并非主要由于担忧房地产调控造成经济下滑,而主动松动银根曲线救楼。
对楼市而言“客观”有影响“主观”影响微
无可厚非,存准率下调,数千亿的流动性得到释放,客观上讲,饱受资金链困扰的开发商肯定会从中受益分得一杯羹。但是对于楼市调控而言,从“主观”上尚看不到足够的转向标志。从11月初温总理在俄罗斯表态“坚持楼市调控不动摇”,到前些天李副总理刚刚言明,“明年房产调控会继续”。从高层频繁表态来看,在主观上,中央政府并未放弃楼市调控之打算,鉴于2008的经验,领导层已经意识到房价调控不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涉及到“稳定”的政治任务,楼市调控再次“空调”需要付出的政治成本会分外高昂,当然,如果经济糟糕到一定地步,另当别论。
总之,央行下调存准率,标志着货币放松的大门就此正式打开,但尚不能彻底代表楼市调控掉头转向,尽管如博主此前所担忧,这一概率在逐渐增大,但现在不是从“量变到质变”的时刻。作为楼市调控的两大利器,“银根”松动了,对楼市调控能否继续确实产生一定的威胁,但至少另一利器“限购”政策仍在坚守,而所谓的“救市”10万亿尚未正式摆上台面,这意味着楼市调控转向的苗头已然出现,但尚未彻底转向,“限购”和“10万亿”的动向值得继续关注和警惕。目前而言,开发商不必过于乐观,购房者也暂不必灰心冷意,一切有待继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