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限购、加息等政策的多重重拳下,调控效果显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房价齐齐出现下降,而成交量也急剧萎缩,事实上,不光是一线城市房价在松动,二线城市的南京也爆出二手房业主“直降44万”、“直降100万”忙着抛房的消息,而与此同时,三四线城市成交量在一季度销售额前30的企业中比重却上升22%,价格上涨较快,如此鲜明的对比,让我们看到三四线城市作为后期新秀,将成为房地产的“宠儿”,有可能领跑未来楼市。
在房地产调控加深、银贷收紧、销售低迷的情况下,一些开发商为求生存,转道三四线城市,一季度,万科以320亿的销售业绩居首,同比增幅121%,而恒大地产首季度囊入201亿元,同比增长135%。同时万达、城建、佳兆业、绿城、保利等开发商也在三、四线城市,谋求企业新一轮的竞争和发展。
三四线城市手握“免死”金牌
今年政策的不断叠加让房地产市场尝到了“紧箍咒”的滋味,尤其是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限购”政策,它的出台,对市场整体需求量、市场的需求结构产生不小的影响,而北京限购令15条细则通过对外地人须5年以上纳税证明来提高户籍门槛限制购房,类似的楼市“限购令”迅速向其他一二线城市蔓延。仅“限购令”这一条就足以遏制房地产市场的喉结。
一二线城市楼市在限购、限贷等政策组合拳下开始黯然失色,但未限购城市却风采依旧,如东莞、惠州、徐州、连云港、蚌埠等三四线城市因为这块“免死”金牌,出现了量价齐升的趋势,有的城市的房价涨幅甚至超过了一二线城市,例如,东莞一季度价格创历史新高,飙升“破8”,同时三四线城市的销售业绩也成为了推动房地产市场交易量上升的主要力量。
三四线城市发展潜力无限
三四线城市除了不受限购的影响,还拥有其自身的优越性。这些城市基数较低,消费水平较低,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获利空间。其土地政策的优惠及价格的适中,都将给楼市带来生机,再加上受房地产的裙带效应,也将带动其医院、银行、商业、学校等配套设施的完善。
同时,这些城市的需求旺盛,且大部分是普通住宅,巨大的消费市场为其带来商业机遇,特别是其作为周边城市:市场吸附能力强,以及刚性需求的相对增多,外地人的商业投资性购房的不断增加都将给三四线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从一二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这种市场的自动转移消化,将带动越来越多的开发商资金和战略转向三四线城市,必将给中国房地产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