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紧锣密鼓的调控政策之后,北京房价终于有所松动,三月份新建商品房成交量同比下跌50.9%,成交均价同比下降10.9%,这是自2009年9月份以来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均价首次同比下降,可见楼市调控已经初见成效。
两大致命要素催生楼市拐点
给力政策是楼市拐点的“原动力”。限购限价限贷的“三限”政策,把一路畅通无阻的楼市逼到“墙角”。限购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封堵了部分中高收入的潜在消费人群;限价直击商业利润,攻击商家的逐利本性;限贷封杀开发商流动资金链,扼杀了中低收入家庭的购房梦想。给力政策给楼市带来层层堵截,在生存压力的逼迫下,房价下跌已成预期。
紧张的供求矛盾得到缓解是楼市拐点的强力“助推器”。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计划,大大加强了保障性住房预期供应,会在相当程度上缓解刚性需求,改变市场预期,促使部分购房者延缓购房计划。央行加息又加大了按揭购房者购房成本,使部分计划购房者“望而却步”。减少的购房需求对一直以来受供求矛盾驱使的楼市起到了“降温”的作用,很好地助推了楼市出现拐点。
三大利好影响加速楼市拐点
改变市场预期,观望情绪延续。北京房价19个月来首降,会以征兆的角色震撼楼市,并使全国楼市产生连锁效应。北京楼市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殊地位,使人们有理由相信,在北京的带领下,房价的下跌不会只是政府文件的号召,房价下跌总会出现在现实生活中。由此,购房者的观望情绪被再次激发,成交量短期大幅上涨的可能不大。
威慑开发商为回笼资金被迫降价促销。降低成交量与加息同时作用于开发商,迫于流动资金短缺的压力,开发商只能降价促销以回笼资金。另外,减少的市场需求又加剧了市场竞争,房价下降就会水到渠成。
坚定中央调控决心,加大持续性政策力度。国家宏观调控成效初见端倪,市场出现降价顺应调控方向,符合调控需求,会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坚定国家加大调控力度的决心,出台持续性政策巩固加强调控效果,催促楼市拐点的到来。
政府、银行、房地产开发商和购房者四方的“拉锯战”也是一场“攻坚战”,各方的出击与僵持终于推动楼市出现降价现象,未来市场很可能出现北京带动全国大范围房价下跌的现象,楼市拐点正在加速运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