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障房+限购令”的双重压力下,进入3月份,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部分项目已开始悄然降价,有项目竟让利20%,这让更多的人对房价下跌抱有更大期望。然而高房价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他有其生根发芽的“肥沃土壤”,要从根本上抑制高房价,不仅要依靠政府调控,更需要市场中开发商、购房者等多方面的大力配合和支持,只有棒打七寸才能一招致命。
合理进行城市规划,开发利用郊区空间
目前,城市面临一系列问题,如城市用地高度紧张,城市交通拥堵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的整体改造势在必行。政府应该根据城市地形和特色,在保持原有发展优势的同时,进行合理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推进城市改造。一方面,调整城市内部结构,形成住宅商业工业等的合理分布,实现城市资源的最大化有效利用,另一方面,积极完善城市交通状况,建成四通八达的城市交通网,联系城市郊区,合理开发郊区空间,促进郊区发展,达到扩大城市范围的目的,从而有效分化城市压力。
繁荣金融市场,加快资本流通
房价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收入人群在炒房。高收入者每年增收10%左右,但这部分增收的资金没有更好的出路。股票市场充满着风险,国债收益还赶不上通货膨胀率,存银行就更不合算了。买房炒房实在是没有其他选择下的惟一还算合理的储币方式。因此,调控房价的另一个重要举措就是繁荣金融市场。让多余的钱流动到渴望贷款的中小企业家手里,流动到告贷无门的农民手里去,这样以投资或是放贷款的形式转移剩余资本,加快资本流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资本进入房地产领域。
改善供求矛盾,平衡房产需求
供需决定价格是经济学的铁律。房地产市场强大的购房需求有力地促进了房价的上涨。为此,国家提出今年建设千万套保障房的计划,以缓解中低收入人群的购房压力,又公布“限购令”,严格限制高收入人群的购房需求,希望起到改善供求紧张状况的局面。
房地产业多年的探索发展导致了如今的高房价现状,攻破高房价并非易事,政府严格限制房价是硬手段,配套制度和方案是软手段,只有“软硬兼施”,才能有效遏制房价上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