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贾卧龙有话说
贾卧龙有话说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9,574
  • 关注人气:4,8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贾卧龙:为什么房价涨上来了质量跌下去了?

(2009-12-30 08:43:00)
标签:

房价

质量

楼市

监管

危楼

房产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今年楼市上演了一出配合默契的闹剧。房价水平噌噌地往上长,房子质量却频频闹笑话,“楼××”系列成了2009年久演不衰的荒诞连续剧。这就像一个发育过快的青少年,个头猛长但是骨骼却因为缺钙越长越空,这种生长发育是很冒险的。房价的上涨和房子质量的下跌,如果这对矛盾协调不好,中国楼市就有骨折摔残的危险。

  近几年,在很多城市的消费者投诉案例中,关于商品房的投诉已经跃居首位。房子作为一件耗资巨大的消费品,它承载了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经济积蓄和生活幸福,然而糟糕的质量问题却和虚高的房价形成了尴尬的对比。墙体开裂、地基下沉、屋顶渗水……这些房屋质量问题让越来越多的购房者加入到讨伐房价的队伍中。

  从上海出现了“楼倒倒”以后,危楼就开始遍地开花。成都和南京相继出现了“楼歪歪”,因地基下陷倾斜的南京“楼歪歪”还获得了省级优秀住宅大奖。而在合肥一栋刚盖好的楼房一层四根大支柱就惊现严重开裂现象,被人们封为“楼断断”。耗资四千万的烟台车站建成5年后就悬挂上了“大楼随时垮塌!请勿靠近!”的标语,被当地老百姓称为“楼垮垮”。最近山东又冒出了一个“楼酥酥”,外观气派的高档小区,房子却脆弱得吓人,用细竹竿捅几下,墙体就哗哗往下掉渣。再加上重庆的“楼脆脆”,浙江的“楼薄薄”,这些房屋质量丑闻的集体曝光,严重冲击了购房者的心理底线,导致楼市性价比的规律严重失灵。

  王石前一阵在万科年后上表示,为什么发展商不做精装修呢?因为房子太好卖了,根本不用精装修。那么房子质量不好兴许也和房子太好卖了有些关系。买房的都开始哄抢了,开发商心里着急了,他们一心想赶快把房子推向市场,就是房子出了不小的瑕疵也顾不上了。由此可见,个别不负责任的开发商搅了一锅腥,他们通过出卖责任和信誉,换取廉价的短期收益,严重破坏了楼市良性竞争的运行机制。健康的楼市需要有远见的开发商,楼市已经跨入品牌竞争阶段,地产企业只有通过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服务品质方能取胜,不按照这个套路出牌的开发商必须会被淘汰出局。

  在高房价的利益熏染下,部分地产开发商急功近利,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他们刻意拔高进度、缩短工期,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为建筑安全埋下了隐患。同时一些政府职能部门把关不严,导致一些资格不够的开发商浑水摸鱼进入市场,而个别监管机构在执法验收过程中又监管不力,让一些质量并未达标的劣质建筑流入销售渠道。在这些表面现象背后隐藏着的是相互庇护、利益共沾的团体作业。就像我前文说到的一样,这个复杂的利益团体的高度融合,不仅助推了房价上涨,更要命的是它导致房地产市场处于一个无人监管的失控状态,不仅房价高高在上掉不下来,很多房子的质量水平也高不上去。

  在“楼倒倒”事件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曾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房屋建设主管部门,对在建住宅工程质量进行检查。这对于楼市确实是件好事,可是为什么打响的总是马后炮呢?为什么长期以来“楼××”闹剧屡禁不止?退一步讲,即使房子质量出了一些问题也无妨,开发商和业主之间应该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不要像合肥“楼断断”开发公司一样用一句“你们不懂”推卸责任,更不要像南京汉中门大桥施工方妄想用胶水亡羊补牢。

  有时候,房价高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花了大价钱买来的房子却是伪劣的次品。高房价低品质的捆绑销售模式如果不改,那么长久下去想要买房的将不敢买房,已经买房的会后悔买房,这就真的变成了一件严重的大事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