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灾区重建,还孩子一个“震不跨”的好学校

(2008-05-23 17:15:56)
标签:

房产

    截至今日,在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已过6万余人。其中,校舍倒塌数量惊人,孩子们损失惨重更是不争的事实。看到死里逃生的孩子在获救的一瞬间向救援队伍行少先队礼,听到获救的中学生乐观的向武警官兵要一杯冰镇可乐,我们的心被深深的打动了。这些年轻的花朵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最应受到保护和关怀的弱势群体。然而在一次次的灾难面前,可爱的孩子们却难逃厄运。

    由于地震发生在学校上课时间,灾难中死伤的师生人数众多,人们在扼腕叹息之余不禁思考:灾难到来时为何校舍倒塌如此严重?现行法规明文规定的“中学教学楼高度不准超过5层,教学楼屋顶必须钢筋水泥现场浇注不准使用预制板”,为何在地震灾区倒塌的学校中却有5层以上的教学楼?并且多是预制板屋顶?在愤怒之外,或许我们应该为孩子们做点什么……

    还孩子一个“震不垮”的好学校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此次地震中倒塌的房屋大多修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受当时设计、建设能力局限,房屋跨度间距较大,楼层较高,防震能力较差。由于此次受灾地区教育分布面广,涉及人数较多,地震发生时学生大多集中在教室上课,最终导致伤亡过重、过大。

    一直以来,校舍建筑抗震能力差属于世界性的普遍问题。受校舍特殊功能要求的限制,学校建筑在抗震方面存在一些无法回避的先天缺陷(房间大、窗户大、走廊设计单薄),在地方的实际建设中又往往达不到政府规定的标准,才最终造成了悲剧的发生。

    因此,在灾区重建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中小学生等弱势群体的安全问题。虽然在北川县教育体育局近期制定的《抗震救灾重建学校方案》中明确规定“重建的校舍抗震级别要达到8级”,但同孩子们的生命和未来相比八级抗震的学校还远远不够。政府部门在重新制定学校勘察、设计、规划、建设、施工以及验收国家标准的同时,更要在重建灾区学校时严格按标准执行,甚至超标准完成建筑任务。与此同时,政府还应为灾区学校的重建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加强施工监管,确保质量,真正还灾区的孩子们一个“震不垮”的好学校。

     要彻底改变灾区的教育水平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所谓重建校舍绝不仅仅是给灾区的孩子们盖几所质量好的房子,还原学校旧貌这么简单,还要彻底改变灾区学校的教育环境、教学质量和教师水平,从整体上实现灾区学校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方面,重建学校要以人为本,从心理上关心帮助那些幸存的孩子们,不仅要鼓励他们勇敢的面对生活,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让他们懂得社会对他们的关怀,让孩子们从思想层面有更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要积极完善新建学校的配套设施,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使灾区新建学校形成一种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新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生的精神家园。与此同时,加强灾区孩子们自我保护、抗震防灾等自救知识的培养,还可专门开设各种针对性课程,促进灾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