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 |
记得当初看完那个小品后,印象最深的就是宋丹丹那句:下自己的蛋,让别人说去吧!作为对当代中国某种现象的一种隐喻,它传神的表达了部分人的心态。如今,在热闹的讨论北京房价下跌20%的“较量”中,重新回味这故事,似乎还真有点意思。
说起“公鸡下蛋”,其实和“指鹿为马”、“黄河变清”等诸如此类词语的意思一样,都形容一种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发生的事。赵本山策划一场“公鸡下蛋”的奇闻异事看似是场荒唐喜剧,实则映射着现实社会中那些真正荒诞、暗藏端倪的闹剧。
回过头来,我们且不说这北京房价下跌20%的消息权威性如何,有何动机,单算一笔简单帐似乎就能看出点端倪来。如果以北京房价20000元/平米计算的话,降价20%就意味着一平米降了4000元,按单套90平米的房子来算,总价整整降了36万,这对于购房者而言应该是个天大的好消息。然而,事实上对于房价的这个跳楼价,老百姓似乎并不“感冒”,在短暂的沉寂后,“房价过高”、“买不起房”的抱怨声依然随处可见,这种市场反应正常吗?
另外,中国有句古话:“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在政府调控力度日益加大,重点抑制过热投资,打击楼市不当行为,紧缩地跟银根的影响下,楼市局部小幅上演成交量萎缩、开发商暗降、房屋市价下跌三部曲确是市场真实表现。但如此大幅度的下降,对于“重病”的中国楼市来说难道不会适得其反吗?更重要的是,即使宏观调控效果开始显现,但这种大跌幅的下降势必会使市场各因素随即“转冷”,进而影响楼市成交量、需求量、投资意愿等,如此一来,跌入谷底的北京楼市还靠什么稳坐它一线市场的地位?
同时,近期房价调整的一个直接原因是金融调控政策的影响,这与以往主要通过征地、收费等行政调控不同,市场观望氛围会因此加重,市场反应也会同步推迟,因此,北京房价下跌20%消息出现的时间也不大合逻辑。
这么看来,北京房价下跌20%听起来似乎和“公鸡下蛋”一样夸张,难道这北京房价也和那公鸡一样,不下蛋(降)它就憋得慌?其中真正的原因大概只有那“公鸡”自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