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置业 |
在政府频繁出台新政,大力抑制楼市过热投资,规范房地产市场的关键时刻,一则“3000亿美金热钱炒高广州楼市”的消息,让本就阴云密布的房产市场更加扑朔迷离。虽然消息的真伪还有待考证,但它在楼市造成的影响却不容忽视。
对于目前的中国楼市而言,新政出台后观望氛围的浓重,充分显现出房价未来的走势并不明朗,楼市出现的任何风吹草动都牵动着众多购房者的神经。其实,这则消息的真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目前特殊的情况下,人们对整个房地产市场保持着怎样的态度?对于房价的高涨又该如何认识?
在分析房价之前,我们首先应针对这则消息中提到的“外资”做个简单的分析。在中国整体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房地产市场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吸引了众多外资的进入。他们进入国内市场的途径主要有海外上市、外资开发商独立从事房地产开发、外资产业基金以投资公司的身份投资房地产、外商购置已建成物业收取物业租金等形式。
近几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日益成熟,外资在偏重收购非住宅物业的同时,在土地的取得、房地产开发等环节的投资比重不断地增加。虽然外资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压力,增加了市场的供应,但外资投资房地产领域会成为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重要原因,造成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导致人民币货币投放过多,加大银行的压力。因此为了防范可能带来的风险,针对外资进入房地产业过快的问题,政府予以了高度关注。
2006年,国家出台限制外资政策之后,外资进入国内房地产投资在政策及技术层面上风险都加大了,特别是大规模的扫入单位再转手获利更是难上加难。
可以预测,随着楼市政策越来越严厉,政府日后对外资的控制也会越来越紧。
房价是这样炼成的
在这则“3000亿美金热钱炒高广州楼市”的消息出现后,很多购房者开始猜疑房价近期的高涨是否都是由于外资的炒作引起的,同时也产生了部分恐慌的情绪。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在于,很大一部分购房者并不清楚房价的真正构成,才会被某些混淆视听的信息所左右。
首先要肯定的是,房价不是开发商可以随心所欲控制的,它是由众多因素构成,也是受多方因素影响的。构成房价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占主要内容的包括土地费用、勘察设计和前期工程费用、项目基础设施配套费、小区配套建设费、环境绿化费、公建费等,以及房地产企业税费、房地产企业管理费和房地产开发利润等众多因素构成的。
另外,影响房价走势的因素同样有很多,这就好似“一人难掀万里浪”。中国楼市的房价走到今天也是在众多因素的推动下形成的。首先,市场的供求关系是决定房价走势的根本原因。近期出现的房价高涨现象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市场中的购房需求旺盛。中国古语中就提到“物以稀为贵”,市场中供不应求的情况是支撑房价高涨的根本原因。其次,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一种混合经济,政府行政手段的干预同样会影响房价的走势。虽然之前政府宏观调控的效果并不明显,但诸如金融、税收等“杀手锏”的使用依然会震撼整个楼市。同时,在整个房产市场中,例如开发销售环节出现的囤地惜售等现象同样会影响房价的走势,只不过他们的影响在市场与宏观调控二者面前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在房价高涨、中低收入者住房困难等现象逐渐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时,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以及未来房价的走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当然,伴随其中的还有各路媒体的聚焦。
面对楼市的兴旺,人们的看法各不相同。有的认为这是经济发展的正常表现,有的认定这是炒作中的虚假繁荣。因此,随着政府调控的不断加紧,普通购房者对楼市的态度越来越摇摆不定,整个市场的氛围也越发紧张和敏感。市场中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加深人们对楼市的猜想和怀疑。
其实,面对处于风口浪尖的房地产,我们更应保持清醒地头脑,就如上文中分析的,只要对楼市和房价有一个系统的分析,对政府的调控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就不会人云亦云,区区一两则消息就乱了阵脚。在楼市前景以及房价走势都不明朗的情况下,不论出于什么需求,房地产各界都应保持清醒地头脑和理性的分析。中国的房价是炒不出来的,不管政府的下一轮调控会针对哪里,也不论市场会面临外部怎样的冲击,只要保持稳健的步伐向前迈进,房地产度过这段关键时期就不是什么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