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限价房不该作为拉低房价的工具

(2007-04-29 08:44:25)
标签:

限价房

房价

分类: 玩味楼市

    近日,民众期待的限价房已进入实际操作阶段,面对比同质普通商品房的平均销售价格下浮10%—15%的价位,人们把更多的目光放在了限价房和房价的联系上,期待限价房能够一举拉低房价。按照建设部的构思,限价房的主要任务是满足中低收入家庭的自住需求,即解决一部分无能力购买普通商品房、又超过经济适用房购买条件的“夹心层”,从而形成商品房、限价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四个层面的住房供应体系。所以,限价房不是拉低房价的工具,它更应在住房保障体系中发挥作用。

    限价房不是调控房价的手段

    首先,无论是限价房还是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上市,从建设目的上讲,都并非要直接调控房价,它们行使的应该是保障层面的作用,限价房的推出,增加了房地产市场上小户型住宅房的供应量,同时使住房结构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有助于缓解我国的住房供求矛盾,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矛盾。

    其次,建设保障性住房,就是通过支付转移的方式实现社会收入的再分配,使广大中低收入和最低收入人群也能够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从而保持分配公平和社会稳定,是在整体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进行的一种补偿性分配,和房价没有直接联系。市场上的商品房依然是供应主流,这个领域的房价依然具有主体地位,而且短期并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房价也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

    限价房只能作为一个助推器

    我们现阶段不应该是通过限价房或是其他保障性住房让房价被动下降,限价房只能作为改善整个房地产市场大环境的一个助推器,它所要发挥的是保障和缓解供需矛盾的作用,是针对整个房地产市场的改善和协调。通过一系列住房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不同的购房阶层采取不同住房解决的办法,从而缓解单一商品房市场承受的压力,解决供需矛盾,改善供需结构。进而改善房地产市场的大环境,让房地产市场进入一个健康、有序的发展空间后,再逐步放手让其自行博弈,让房价在一个符合经济规律的前提下稳中升降。

    完善的住房保障,手段应该多元化

    不仅仅是限价房,其他保障性住房的作用也更应放到住房保障体系中去发挥作用。一个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必须多元化,细致分工,目标明确。无论是从目前情况下讲还是长远来讲,形成一个差异化的住房供应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都很有必要。毕竟房地产面对的不是一个单一的受众群体,它所面对的情况也不是一个短时间内就可以完全解决的问题。要想一个政策完善和有效,就必须兼顾到其所面对的方方面面。现阶段可以形成商品房、限价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四个层面的住房供应体系,随着住房保障系统的完善和房地产市场的成熟,可以再考虑其他的模式,比如对农民工实施住房保障或是住房公积金等,还可以考虑扩大保障资金的来源渠道等,以此形成“无缝对接”的覆盖全社会的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促进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和谐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