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税”一直是一个业内外关心的问题,在两会上也是备受关注的焦点。有消息称,从2007年开始,国家将对中大户型征收房产“物业税”,以鼓励小户型的发展,这说明最新的调控政策从流通环节指向物业持有环节。那么,物业税的征收对房地产市场有什么影响呢?房价会跌吗?
出台“物业税”对楼市的影响
以往配合宏观调控出台的税种大多是在流通环节上的,如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都在交易过程中从开发商那里收取。物业税是将其整合、优化、统一,要求不动产的承租人或所有者每年缴付一定税款,应缴纳的税值随其市值的升降而变化,也就是把税费由开发商转移到业主的头上,在保有环节征税。“物业税”的出台:
一方面,无疑会打击房地产投机、投资需求,一定程度上抑制大户型的自住性需求。物业税大大增加了保有成本,而且为避免房地产市场投资过热,根据中国房地产现状,极有可能实行累进税,越是大户型、越是豪宅其税率越高;多征收第二套房产保有税,减免一定平米中小户型下,真正需要住房的中低收入人群税费,提高自主房比例。
另一方面,应该说是降低了房地产开发的资金门槛。物业税把部分税费从开发商身上转移了出去,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开发土地的成本,开发商可以利用节省下来的资金进一步扩大经营,加快建房进程,为紧俏的房地产市场增加更多的房源供给。
再者,征收物业税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政府不过度依赖开发商,增加地方政府税收。过去几年,地方政府为了城市建设和发展经济,不得不过度依赖由土地出让金等税收形成的“第二财政”。整合几个主要土地税种的物业税把主动权握在了地方政府和百姓的手中:一方面随市值逐年征税,增加了地方政府的收入;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会不断完善公共设施,改善环境,以此吸引更多的居住人群,建设经适、廉租房,解决最困难人群住房问题,相互受益。
房价会因此下跌吗?
物业税的开征主要在于完善国家税收和财政体制,它并不能直接影响房价。因为税收的作用是实现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本身并没有抑制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功能。虽然建房成本有所降低,但是房价一但下跌,马上会有急不可待的购房者哄抢,从而导致房价的再次抬高。物业税只是辅助剂,供求才是根本。
况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土资源部的官员多次表示“正在推进的物业税改革,不会将土地出让金并入其中;房地产开发商取得土地,仍需一次性交纳土地出让金”。作为土地开发成本中的大头儿没有改变,那么平均到每平方米上的房屋造价的下降额度,因市场作用,几乎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