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贾卧龙有话说
贾卧龙有话说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918
  • 关注人气:4,8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银行加息:新一轮大力度调控的前奏?

(2006-04-28 17:39:57)
 
             昨天,中国人民银行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从2006年4月28日起,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58%提高到5.85%,其他各档次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保持不变。这是2004年10月29日以来,央行第二次提高贷款基准利率,也是第三次提高住房贷款利率。
             由于金融行业与房地产的联系异常紧密,利率上调再次挑拨着房地产市场早已绷得很紧的神经,引起业界高度关注。就在观望氛围日渐淡去,楼市逐渐复苏的节骨眼上,突然上调贷款利率,喻意何在?它将对当前楼市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每一个业界人士都在思考的问题。
加息利剑直指投资过热
             从某种意义上,本次上调贷款利率,可以说是去年宏观调控引发楼市震动的“余震”。去年,国家通过一套“组合拳”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房地产投资过热、房价涨幅过快,但是一年后,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热度再次骤升,增长势头强劲,如果不继续加以控制,无疑将前功尽弃。针对这种情况,央行再次加息,一方面是金融行业自身的一次市场化性质的调整行为,而另一方面则是试图用金融杠杆的手段控制经济投资规模,尤其是房地产固定投资在国民经济比例过高问题。这也算是给前段时间一直“动荡不安”的地产界一个“交代”。
             不过,新的政策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困惑:贷款利率的上调,是不是真能解决目前房地产投资过热的问题,银行加息,到底是加了谁的息,承担政策实施后果的是开发商还是消费者,这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开发商皮糙肉厚雷打不动
             毋庸置疑,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提高了开发商的融资成本,理论上看,会削弱其整体开发能力,或者是开发速度,但是,0.27%的涨幅不管是对于消费者还是开发商来说,毕竟是一个比较小的涨幅,不会对他们造成什么影响,尤其是对于那些大开发企业更是“不动皮毛”,所以这次提高利率不会在开发商中砸出多大的动静。因此,对于本次调息,我们不妨更应该看成是政府发出的一个警告信号:如果经济投资继续过热,那么接下来提高的就不仅仅是0.27%这么简单了。
              何况,就算是融资成本增加到超出他们能接受的范围(可能一些小开发企业或者资金链非常吃紧的企业会出现这种情况),开发商还是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解决这一矛盾的,比如成本转移,将增加的融资成本转嫁到购房者身上,导致房价的直接上涨,不过就目前楼市观望气氛刚刚缓和的情况下,开发商不会因为这点小成本而盲目的抬高房价的;还有比如寻找其他融资渠道,如初现倪端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模式等融资方式,从这一方面讲,加息有利于实现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减轻银行的金融风险。总之,开发商作为房地产市场的强势群体,他有着更多的选择的空间,反而是普通消费者,此次的银行加息,对他们的影响将比开发商要大得多。
心理压力挡不住消费者购房的脚步
             首先肯定一点,加息不同程度的增加了购房者的负担,不管是一次置业者的还贷负担,还是多次置业的投资型购房人的投资成本,但是这种负担,我觉得更多的还是从心理角度来看,毕竟此次加息的力度非常的小。我们就以一套八成按揭的总价100万元的房子为例,按原5.04%的5年以上贷款利率算,20年期贷款的利息总额是47.14万元,每月还款额是5297元,加息到5.31%,20年贷款的利息总额上升为50.02万元,每月还款额也上升为5417.6万元,对于有能力购买100万元的房子的消费者来说,每月120.6元的增加额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加息给购房者带来的心理压力则是不容忽视的,不管加息所涉及到的具体金额是多少,购房者的第一直觉就是:银行又加息了,房子又贵了,那么他们就会猜测后续加息的可能性,他们会猜测今后的房地产政策又会怎么变,他们会担心今后房价的走向,从而他们购房的心理更加迷茫。再者,对于目前本就没有能力买房的中低收入者来说,加息对他们来说没有其实任何实质性的物质方面的影响,但是会加重他们的抱怨心理,会对目前的楼市更加的悲观,甚至会出现叛逆心理。
            压力归压力,即便是再大的压力,住房的需求依旧实实在在的存在,强烈的需求还是把持币观望了一年的购房者拉回了购房大军,经过一次持币观望犀利的购房者,原有的降价预期破灭后,将表现出强劲的购房冲动,再加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房地产市场有着强大的需求,而且不会因为一次小力度的调息就停住购房的脚步。
            作为一种经济调节手段,加息能对投资过热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任何一项政策的出台都有两面性,都是“双刃剑”,我们应该尽量做到照顾到更多的方面,避免一些无谓的副作用。另外,我们因该看到,投资过热并不是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最根本的矛盾,如何让投资供应适应真正的居住需求,才是需要我们最该思考、最该解决的问题,但我尚不能否认,此次调息就预示着新一轮的大力度的调控即将开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