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国商品房市场发展迅猛,各种不同概念和特色的楼盘层出不穷。可是,尽管如此,购房者想买一套称心如意的房子并不容易。很多时候,消费者拿到房子后发现和自己想象的大相径庭,出现的问题更是五花八门。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又到来了,我们的房地产市场何时不再有欺诈,房地产消费环境何时风和日丽?
据中国消协数据统计,房地产市场出现投诉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三方面:首先,60%反映的是商品房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地基下沉,墙体裂缝、漏水、渗水、偷工减料、材质差等。其次,是夸大、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很多开发商采用图片、文字等各种形式对项目做夸大其词的宣传。第三,是承诺不兑现。如延期交房,擅自改变设计,如把草坪花坛变成办公室、商用房等,后期建设跟不上,如暖气、电话、供水、供暖等该通的不通,该建的未建,或者有的根本就不建,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
总之,近几年房地产行业的消费投诉率居高不下,并且投诉额度大,涉及内容广,问题解决率低,以致于开发商与消费者之间纠纷呈白热化的趋势,甚至维权过程中发生流血事件。如果消费者的利益不能得到应有的保护,久而久之,会严重打击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从而导致整个房地产行业都面临着来自消费者、社会的不信任与质疑。如果那样,将严重阻碍房地产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针对此种情况,有关专家和学者想了诸如“取消预售房制度、实行现房销售”等很多办法、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建议。但我们应该看到问题的本质,从本质上认清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其实,造成目前房地产消费投诉率如此之高的根本原因就是一个诚信的问题,开发企业的诚信问题。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缺乏诚信,为了追逐更大的利益不惜欺诈消费者,他们不诚信的行为损害了整个行业的诚信度,让消费环境异常严峻。
建立一个良好的房地产消费环境,在于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诚信体系和机制。但是建立这样一个诚信体系,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首先,房地产企业自律是构建诚信体系的基础
要想整个房地产行业自律,首先开发商应该做到自律。其实,开发商应该认识到,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只会使他们丧失了购房、投资的信心,在短期内可能会占到一些小便宜,但从长期考虑,行业的不景气、市场萧条,最终受到利益伤害最大的仍是自己。如果说,持币观望让楼市有点不景气,那么缺乏诚信就是对市场最大的打击之一。所以,我们殷切希望开发商能够规范经营,加强自律,既要赚钱也要考虑社会责任,主动树立诚信形象,共同创造楼市的和谐局面。
其次,政府部门加大监管和惩治力度是构建诚信体系的保障
一个规范的市场,离不开政府完善的监管机制。相关政府部门要发挥应有的监督和管理作用,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积极解决房屋销售及售后出现的严重侵害业主利益的各种问题,最大程度的减少开发商欺诈消费者的机会和渠道。另外,法律部门、消费者维权部门应该加大房地产消费领域的工作力度,应在保证消费者权益得到保护的同时,协调好与开发商之间的关系。
再其次,消费者普及房产知识是构筑诚信体系的前提
作为商业交易的一方,消费者也应积极参与,普及相关房地产行业的知识,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懂得购房的法律程序,保持理性的购房心态等。并且消费者的法律觉悟也应有所提高,一旦发现开发商存在不符合规定的行为时,就应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而不是等问题严重了,再要求维护自己的权益。
最后,舆论机构加强舆论引导是构筑诚信体系的动力
新闻媒体是强有力的舆论监督机构,要充分发挥作用,要站在公众的利益上,有独特的立场,报道和传播文明。房地产行业的稳定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很需要舆论监督机构作为一种力量进行健康的推动。新闻媒体应该注重传播文明,呼吁诚信的重要性。
打造一个健康有序的房地产消费环境不只是某些企业、某个部门、某些人的事情,其实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任重而道远。在去年的住交会上,相关单位和企业成立了一个诚信基金组织,专门为建立行业诚信而服务,我觉得河北房地产行业也因该建立一个类似的组织。我们香港太平洋最近也开拓了“百姓购房私家顾问”的业务,这个概念在全国首次提出,我们的目的就是帮助购房者在这样严峻的消费环境里能够少走弯路,能够减少损失,能够买到最有价值最满意的房子。总之,建立和谐的房地产消费环境,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