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捷克布拉格查理大桥旅游 |

我想,恐怕没有人去布拉格而不去查理大桥的, 估计很多人想起布拉格这个名字,首先想起的也是查理大桥。几乎,它就是这个城市的象征。
关于查理大桥的历史和艺术风格,不需要我再做什么介绍了,网上有的是资料。其实仅仅就大桥本身而言,并不是那么让人惊艳。我曾经跟小九开玩笑,对大桥上那些巴洛克雕像说过一些不恭的话,没办法,我第一次遭遇巴洛克雕像就是罗马的那些贝尼尼的经典,一上来就看了祖师爷的,之后难免总是曾经沧海。 查理大桥的美,得益于它的整体环境,一边是老城区层层叠叠的圆顶尖顶数不清的塔尖, 另一边是小城区和城堡区高高低低的屋顶,依旧是数不清的塔尖,于是你站在大桥上,向前望,那桥头雕塔下的门洞仿佛是一个神话世界的入口,回头望,身后桥头塔的门洞,仿佛还是通往另一个神话世界。 这桥,连接着两个神话,伏尔塔瓦河的水在它下面静静流着,天鹅在它下面游着, 群鸟在它上空飞着,加上日月星辰风雨霜雪这些自然手笔的渲染烘晕,它自然也就成了神话世界的一部分, 成了神话本身。
不记得什么人在攻略里说,一定要在清晨的时候去查理大桥,迎着朝阳的光辉进入布拉格老城区是最具有象征意义的进城仪式。 可我们就住在紧靠大桥的老城区这头, 于是只好一大早“出城”跑到桥上去,感受那份传说中的象征。

冬日的清晨,天空静静地灰蓝着,积雪冷冷地灰白着, 一轮圆月淡淡的身影依然挂在河的上空。浓浓的雾在河面上流动,流得似乎比河水还快。



大桥上的那些雕塑还有桥头的树枝的状态, 按照小九的说法,叫“雪上加霜”。 我一直不知道这个词原来还可以用来形容美丽, 就象我原本不知道清冷也是一种美。

河水有一部分结冰了,数不清的鸥拥挤在上面,相互取暖。

东边的天空,渐渐泛起了橘黄的色彩。支好了三脚架,趁着日出之前,先自拍一张做个纪念。我自己很喜欢这张照片,只是手里还拎着一只镜头,怎么看都是个干活的,悠闲和优雅都大打折扣。


太阳升起来了,从那些雕像背后,从那些尖塔背后。

你注意到上图中那些鸟了么? 曾经有一瞬间,上百只鸟忽然从我们头顶飞过。当时我的相机还在拍风景的小光圈状态,来不及调整, 对着天空仓促按了一下快门,结果快门速度太慢,满天的飞鸟被虚化成了满天的游鱼,把小九给乐坏了。

你看到塔楼在云雾中的投影了么? 多么神奇的光线。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人家说迎着晨光从大桥走进布拉格老城是一种最具有象征性的入城仪式了。我想象过日出中的查理大桥会有多么大气多么恢弘多么庄严多么壮丽,其实我也看过很多类似照片,但是身临其境才知道,任何照片与想象都无法与那一刻的真实场景相提并论。面对它,我完全失语。
看过我前一篇布拉格博文的朋友,会觉得上面这两张照片很眼熟,其实我一张都没贴过。这两张照片的拍摄时间只相差几秒钟,你看背景里雾的变化! 当时我架着三脚架一口气拍了十几张, 整理照片的时候我滚动鼠标,那些图片就连成了动画,那些雾就动起来了。

你相信有天使么? 我是无神论者。可是那一刻,我差一点相信天使真的降临在我面前。



朝阳把两岸的一切都染上了一层粉色, 连那些原本如白珊瑚一般雾凇,看上去也不那么冷了。

桥上的圣象,我喜欢那几朵金色玫瑰的点缀,让冰冷的铁艺变得温暖。

如果说查理大桥的晨曲是恢弘大气的,那么它的夜曲则是幽雅浪漫的。

其实我们看到大桥的第一眼,是在夜里。 到达的当晚,在旅馆里安顿下来已经过了10点半,因为住得距离桥太近,两个疯女人半夜三更冒着接近零下二十度的严寒就去看桥。
冰雪之夜的查理大桥少有的宁静,建筑和雕像在灯光的渲染下美得很不真实。连照片也开始变得诡异:上面这张可不是风景照,那是我的自拍!---你们看到画面正中央那个隐约的人影了么? 那就是我。 光线不够亮,相机曝光时间偏长,我大概稍微动了一下,结果被虚化成了一个古桥幽灵。 照片右上方那个小圆点,是月亮。

我和小九。虽然天寒地冻,但是背后那一片玉宇琼楼宛如仙境,让我们俩很兴奋。

桥头这段台阶和那几盏看上去很寂寞的灯,是我最喜欢的地方之一。 当时觉得这里特别合适拍带点神秘色彩的悬疑片,女主角总是一个穿着黑色长大衣的背影的那种。回到家很多人跟我说电影《碟中谍》里有布拉格,就上网看了,结果发现开场那段疑云重重的戏都在这附近拍的。

桥上那个带金色玫瑰的圣象,跟白天比,又是另种意境了。

靠近小城区那头有一条夹河的水巷, 一个大水车在那里吱吱呀呀很慢地转着。 据说它原本属于一个跟圣约翰骑士团有关的磨坊。

桥头的骑士像,守护着满河的灯光。
这张拉长焦拍了其实是为了给爱好历史的小九做研究的。所以这是谁,什么故事,等她慢慢研究去。

桥头的教堂。桥上人的身影朦胧,雕像的身影也朦胧。 夜色里的查理大桥,是一种华丽却又看不真切的朦胧美。
后记:这一次在查理大桥上走过很多趟,专程的,或者路过的。有想过拍一组从早到晚不同光线里的大桥,向莫奈致敬。不过白天的查理大桥实在人太多,即使是零下十几度还是人头涌涌,连旁晚华灯初上时也是一队队川流不息的旅行团,实在没多少拍片欲望。 所以,只剩一早一晚了。布拉格是个好地方,但是好地方人人都想去,就不是它原来的样子了,这是永远的悖论。
================================================================================================
我的其他博文: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乘着夜车“出国”去



《阿尔卑斯的一串眼泪》



《如果我留在托斯卡纳》



《攀上梦的边缘开放》



《长廊之城的鲜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