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广西北海涠洲岛 |
分类: 定时发布 |

又见涠洲,又见这个北部湾里被称为“中国最美丽小岛”的地方。
又见涠洲。又见碧海蓝天,翠色蕉林,玄色山岩。
又见涠洲,又是八月骄阳如火,汗流浃背中挥洒快乐。
又见涠洲,错过了渔舟唱晚却看到了海上升明月。
又见涠洲,东边紫色的霞光又一次挡住了朝阳的真颜。
又见涠洲,还是那个美得象梦的小岛,又是一个短得象梦的假期。
又见,涠洲。
是,三年前的八月我去过一次涠洲了,关于那次难忘的旅行,很多记录都在下面的相关博文里了。以至于我前几天到工厂出差,熟读我的博客的生意上的朋友都会问我:“你怎么又去涠洲了?” 我去涠洲,是因为下面这群人。

关注我的博客超过一年的朋友会对这两个美女很熟悉了。九重春色和花子,曾经,我们被称为“欧洲三姐妹”。甚至有好些朋友把年龄相差甚远的我们当成了亲姐妹,犯了这类错误的朋友请阅读《三个女生云上的日子》,就明白这三个女人是怎么混成姐妹的了。此次涠洲之行,她们是最后报名的两个,赶上了末班车。

这两个人,博客更新很慢,但我的资深博友都认识, “细雨纷飞”中的“细雨”。 至于啥是“细雨纷飞”,那是个比“三姐妹”更历史悠久的组合,有关该组合的来龙去脉野史八卦请看《有日江湖,细雨纷飞》 。 无论是三年前,还是这个夏天,如果没有这两个人,我都不可能去涠洲; 如果没有这两个人,我的涠洲之行就不可能那么惬意那么舒坦那么疯狂那么快乐。 噢,对了,这照片上可能不止两个人哦! 需要强调的是,这俩不是一对,各位看官千万别看走眼了妄加评论,哈哈哈哈。

只有我那些真正最最资深的博友,才认识上面照片中右边这个女子。此人的博客现在几乎一年才更新一次,但她可以算个坐标了,基本上我的博友中只要跟她有交情的,我都不再称呼为"博友"而视之为“朋友”。她是新浪博客上第一个跟我去长途旅行的博友,那年夏天的托斯卡纳,在记忆里绽放成了一束青春的花。那时候,她的博名叫LAVENDER, 因为新浪系统的一个诡异规定,她后来被迫改用我给她取的名字“香草猪”。关于那次经典的旅行,可以参阅《托斯卡纳-翁布里亚之行的几片回忆》。
其实,小猪才是这次涠洲之行的决定性人物。去年夏天在北京,因为跟她的一个约定,我才决定今年夏天要去涠洲。我们都是那种一旦约定了,除非发生不可抗力否则一定要兑现诺言的人,所以,尽管由于小猪和我双双遇到工作上变化比计划快的情况,也只是把计划不断精简而绝不取消,别的地方都不去了,涠洲还是要去的,哪怕,只是去了一个周末。

就这样, 这天南海北的六个人,有“三姐妹”有“俩xizhu”有“北海帮”有“科莫帮”还有“细雨飞”,还有小猪和花子刚刚组成的见到活香蕉就激动不已的“土人二人组”,各种乱七八糟的组合大集合,一起站在了涠洲碧蓝的海边。

又见涠洲, 又见那样干净浓丽的蓝与绿。
这一次我们住在石螺口,三年前,我们曾经在这片沙滩上伴着夕阳飞跃。 这次到达的时间是上午,下车进了靠海的一家渔家乐,楼梯和走廊望出去尽是这样的景色,某些初次见到南中国的海的同学就开始大惊小怪欢呼起来。

这就是我们住的渔家乐,名叫“小刘的家”。 小楼下有个爬满百香果藤蔓的凉棚,凉棚下有吊床,有桌椅,我们在那里吃饭,聊天。

孩子们在“小刘的家”的凉棚下把吊床当秋千荡,阳光把周围晾晒的床单照得雪白雪白的,一种很热带很夏天的感觉。

住处走廊的景观的确不错,忍不住装模作样来一张。

稍作休整,忍不住扑向那片蔚蓝的海,尽管头顶上的烈日真的如火一般炽烈。拗了很多造型,拍了很多视频,好多时装大片,回头另开一篇《碧海蓝天彩裙飞扬》再慢慢道来。
又见涠洲, 又去鳄鱼山的火山口去探寻这座岛屿的前世。居然又一次遇到涨潮,海水把火山口淹没了,我只能望着不断冲刷着岸边的海浪,想象遥远的从前,那场水与火之间喷发的激情,那场轰轰烈烈的造岛运动。

夕阳里的阿鱼,你在眺望啥?

火山口,就在这样的海浪之下,第二次拜访了,我依然没能看到它的真容。

没有象上次那样从火山口赶回石螺口追逐夕阳, 这一次,我们留在鳄鱼山看一轮圆月静静从海上升起。 那样的景象, 照片的画面太小,文字的描述太苍白,我只能告诉你,那种单纯宁静开阔的感觉,你只要看过一次便很难将它忘记。
月下的海边,伊人独立,纤纤玉手执一只笛,有仙乐飘起,如月光般纯净皎洁,如海水般深沉辽远。
你问,这小九吹笛怎么不见笛? 呵呵,心中有笛,心中便有乐声。


那轮圆月升高了,海上波光粼粼, 远处的海滩上有人在放孔明灯, 一个个橘黄的小光点飘飘悠悠的升向天空。 这样的夜这样的海,让人真想漂浮在泛着月色的清波里唱歌,就象我们曾经做过的那样。不过出于对一些民间传说的敬畏, 这个特殊的月圆之夜我们没有下水。不下水也有不下水的乐趣,三年前LILY带了一个小摄像机,把那一个个经典的场面变成了一段段我们什么时候翻出来看都要爆笑的动态影像。这次我的新武器更加高级--SONY新推出的HDR-PJ30摄像机自带投影功能的, 不用带输出线甚至不用电脑或者电视就可以看到清晰的视频大图像。于是在涠洲纯净的夜空下,在皎洁月色和淡淡的白云之下,渔家乐海风吹拂的露台上,我们重返儿时看露天电影的记忆。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露天电影,渔家乐的墙壁是我们的大萤幕,所有的观众同时都是演员。当这群观众看到自己的身影出现在眼前的墙壁上,爆笑声就接连不断:“看看看,你真2啊!” “好象你更2吧!” “都2都2!” “这俩人是在干啥?”“啊,这是谁偷拍的?”“谁配音的,太可怕了吧!”“阿溪呗,阿溪真是人才啊!”天啊,看着墙壁上那些跳来跳去的身影,我才知道白日里我们玩得有多么忘形,这时候才注意到去火山口的电瓶车上除了我们还有一个独行的游客,那人该有多么强大的内心才能在这群张牙舞爪叽叽喳喳的疯子们的包围下强作淡定的表情啊!


投影放完了,夜正美,一群人还不肯散去。阿鱼唱起了《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这晚,我们坐在宽宽的露台上,不是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是用“露天电影”讲我们自己的故事。

又见涠洲, 又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时刻起床,前往芝麻海滩等待日出。
居然再一次,东边的云层太厚,我们只看到了几十秒的红日还有远处海面上的霞光。不过这群人在一起,怎么都会好玩,没有日出又如何,一起2呗,搞点新花样,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些照片。


这俩丫头扮兔子么? 所谓“兔兔”就是“two two”就是2 2

心心相应

晨光里的各种2.

最后一张是“一起二”的造型。昨天在微博上看到一条:“这个世界上看你2的人很多,陪你2的人很少。”有这么一群朋友互相陪着一起2,是我们的幸运。

因为幸运,所以快乐,看我们都笑成了朵朵花儿





又见涠洲, 又见那火山岩建造的古老的黑色小教堂。神父换了, 唱经的语言由白话(粤语)变成了普通话,只是小岛上的信徒们表情依旧那样质朴单纯,而后院的外墙上依旧那些写满风雨沧桑。




又见涠洲,又见海边悬崖上肆意生长的绿色仙人掌,又见沙滩上那些曾被阿鱼用来拼写朋友们名字的白色碎珊瑚,又一次踏浪而行,让记忆和随想与发梢一起随着海风飞舞。
又见涠洲,这个故事还没写完, 有空再叙。
------------------------------------------------------------------------------------------------
我的其他文章: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阿尔卑斯的一串眼泪》

《如果我留在托斯卡纳》

《攀上梦的边缘开放》
前一篇:阿尔卑斯,山上的野花为谁开(二)
后一篇:肥丫周末私奔日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