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的画

标签:
老年书画老有所乐杂谈 |
我们家里有几个自认能画上几笔的人, 但这里面决不包括我老妈. 这几个牛哄哄的自认有绘画天分的人也从来不认为那些绘画细胞是来自老妈的遗传.老妈自己也承认画画是她最不擅长的事情,据说当年在师范念书,别的功课都拿过五分,只有画画,最好也是得个四分, 属于她的"特短".
老妈画画是在老年大学学的. 这几年, 上学成了老爸老妈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老妈最早是学弹电子琴, 大半年学下来之后就经常在家里演练<春江花月夜>或者<洪湖水浪打浪>之类, 号称每每摸到琴键便能忘忧.六十多岁才学琴的人, 艺术表现力是谈不上了, 但曲曲倒也练得熟练流畅,有模有样.后来老妈又去上了电脑班, 发邮件是十年前就会的了, 现在热衷的是用MSN视频隔洋"骚扰"我, 还有就是自己上网查资料. 前年回家,跟我抱怨,网上怎么找不到<北京欢迎你>的乐谱, 她想弹那曲子, 我只好帮她换了几种搜索引擎来回搜.
学画画是两年前的事情了, 也不知道老妈为什么想起来要选这门"特短"来攻读(回头我采访她一下)。最早画出来的东西笨拙幼稚,没少被我们几个晚辈笑话。我不会国画,都敢在她的作业上乱涂几笔来过瘾,老妈不生气,回头还告诉我老师说那幅画上最好的几笔就是我的涂鸦。但老妈有一个我自愧不如的地方,就是执着认真,据说她的中学老师在几十年后给她的评价依然是“三分才能七分勤奋”。一年多画下来,居然写意花鸟有点样子了。我跟她说,写意是最考验功力的,寥寥数笔,笔笔都要意思到, 功力不够一眼就能看出来, 所以我建议她画工笔。老妈是性格粗线条的人(这一点我深得她的真传, 大大咧咧),原本对工笔很不耐烦,但她几个老伙伴都在学,有交流,于是她也开始学。
春节回家, 老哥上来就问:“你看过妈最近画的工笔没有?可以哦!” 老哥向来直来直去, 从前老爸练书法,我还以鼓励为主,老哥经常上来就说:“你这样写不行......”如今老哥居然开口夸老妈的画, 我当然要看看啦!喏,下面就是我那缺少绘画天分的老妈凭着她的七分勤奋半年多来的学习成果啦!
这是老妈完成的第一幅工笔画, 虽然用笔有点乱,用色有点脏,
老妈还是很隆重地把它装裱好了做纪念。老妈的工笔画都是临摹的,目前还不能创作。 上面的字是俺老爸帮她提的。
俺爸写这种尺寸的字还差点意思, 写大一点的字就好很多。
这是老妈最近画的。俺那个学设计专业的侄女相当欣赏。
我觉得花瓶画得平面了一点,要是有点明暗表现出体积感就好了,另外青花的兰色更深沉一点可能会更显雅致。
这一幅我和我侄女都觉得不错, 意境清雅, 用色我觉得比周中耀大师原作的颜色更清雅柔媚,到底是女人画的,呵呵
这一幅, 看作品比看照片效果好很多, 色彩感觉尤其好, 一拍照, 细节上的缺点都变得更突出了。
老妈的“画室”就是我家主卧的封闭阳台,
那里摆着她一大堆笔墨纸砚瓶瓶罐罐。那个封闭阳台同时也是我妈的“琴房”,画画的台子旁边就是电子琴。
上面这幅正在进行中的浓墨重彩的红牡丹是老妈为叔叔婶婶的金婚准备的礼物, 老妈画得非常认真,还需要染好几层才能完工,截止目前,效果相当不错。 老爸比叔叔晚婚, 今天我缠着老妈问他们金婚是哪一年, 老妈光是笑, 不理我。 我说我去问爸,老妈说:“他记得个鬼!”前几天一家人翻看老照片, 老妈翻出两张黑白照, 上面的人物年轻俊美,背面提了字,称谓和落款都被涂掉了,估计是文革时候怕惹事涂掉的, 但是上面老爸写给老妈的情话还在, 浪漫得相当肉麻,我和哥嫂侄女看了都笑成一团, 老妈也跟着笑,老爸问笑什么,老妈胡乱摸出一张同事的照片糊弄老爸。看着老爸一头雾水的表情,我们几个晚辈笑得更是东歪西倒了。
再贴几张老妈前年画的写意。 写意老妈已经能够搞点“创作”了。字, 一概都是老爸帮写的。
后记: 前几天翻照片的时候,
看到老爸在我大一那年到南京出差的留影,那时侯他到学校看过我,我当时觉得他已经很老了。现在再看照片,觉得那时侯才五十多岁的老爸是多么年轻,简直是神采飞扬。又是二十多年过去了,老爸老妈真的老了。欣慰的是两老身体还算健康,没有大的毛病,生活也挺充实。希望老爸老妈能够健康长寿,
多享受点好日子。
后后记: 今天老妈睡觉前来看了前32个评论。她让我帮她打上这句话:“谢谢大家的鼓励,画画方面我确没有什么天分,现在刚刚起步,还是幼儿园水平,希望大家多多批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