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葡萄牙世界文化遗产cloister |
这次葡萄牙之行两天之内看了四个修道院,是七色同学的“世遗情结”和我的“回廊情结”交集的结果。
我有很多乱七八糟的情结,对CLOISTER的迷恋算一个,我总觉得这个词很难翻译确切。所谓CLOISTER,是指修道院之类的建筑里矩形中庭周围的回廊,一面是廊柱,一面是墙壁,回廊链接着修道院里各个组成部分,是重要的通道,所以CLOISTER有时候就是修道院的代称,而CLOISTERED LIFE就指封闭宗教环境中的生活。
我的回廊情节与宗教没什么关系,我只是喜欢回廊这种优雅通透的建筑形式,喜欢回廊下宁静深邃的气氛,尤其当阳光透过廊柱投入长长的走廊,严肃神秘的气氛里融入了生命与自然的气息,总让人觉得那风平浪静的表象背后藏着很多历史的玄机。
四方形的回廊围出一个中庭,通常中庭里都是鸟语花香绿树如茵,给回廊添了幽静也添了生机。
回廊下经常有喷泉状的洗礼池。 这是阿科巴萨的洗礼池, 喷泉是文艺复兴的样式,但罩在喷泉上的屋子却是哥特风格的。
巴塔拉(BATALHA)修道院的洗礼池和喷泉屋,更为华丽夸张。
阳光透过那些雕花,在回廊里投下仿佛刺绣面纱又仿佛蕾丝花边一样神秘华丽的影子,足够让我这样的“影子控”心醉神迷。
回廊一般是双层的,下层层高较高,上层较低,下层装饰相对上层更复杂更考究这是BATAHLA修道院回廊的上层。
托马(TOMAR)修道院回廊之一。这个回廊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墙上贴的阿拉伯风格的蓝白青花瓷砖却是葡萄牙的建筑特色之一。
托马修道院的另一处回廊,明显的文艺复兴风格,二楼柱式用的居然是“帕拉第奥母题”。(帕拉第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这种富于变化的柱式最早被他用于意大利维琴察的巴西利卡教堂。)
托马修道院的第三处回廊,粗石构成的跨度较小的十字拱和粗矮的石柱,朴素粗犷的风格里“修道”的味道也更重些。
里斯本热罗尼莫斯修道院的回廊,华丽得就象个阿拉伯宫殿,繁缛,堆砌,奢华,实在想象不出人在这样的环境里能静心修道,呵呵。
这已经是二楼了,每一根柱子上依然繁花盛开。感觉在这里谈恋爱比在这里修道要靠谱:)
里斯本热罗尼莫斯修道院回廊下的我。我可没学芙蓉姐姐的S造型啊,是地面不平,哈哈。
热罗尼莫斯修道院回廊的柱基。每一组柱子由五根三种不同的柱子组成。
阿科巴萨修道院和托马修道院回廊的各式各样的柱头。随手拍的,绝对没拍全。中间那个是托马修道院回廊的瓷砖。
热罗尼莫斯修道院回廊柱子的中段。
*这一篇贴给我的朋友建筑师蔷薇窗。这次葡萄牙的照片,百分之七十是建筑,但是圣诞节前可能来不及贴更多建筑题材的了,先凑这么一篇,谢谢窗子在过去一年里送给我的书,碟片,同游的快乐......还有抬杠的快乐,呵呵
**有回廊情结的人好象还不少,在网上发现一个“回廊之旅”TRAVELS TO CLOISTER的网站,与同有此好的偏执狂们分享:http://www.marcuslink.com/travel/clois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