鲨鱼出没的夏天:与鼬鲨同游

撰文:格伦·霍奇斯 Glenn Hodges
摄影:布赖恩·斯凯利 Brian Skerry
翻译:王晓波 陈昊
我们害怕鲨鱼,因为它们背着凶残杀手的名声。鲨鱼袭击人类的事件很少见,但目前出现上升趋势:2015
年全世界鲨鱼无故伤人事件达到破纪录的98起,其中6起致人死命。但鲨鱼在海洋生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却相对较少为人所知。在本期以及接下来的两期杂志中,我们将介绍三种恶名昭著的鲨鱼:鼬鲨、大白鲨和长鳍真鲨,听取科学家关于这些神秘物种的新见解——它们在海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不像你想的那样可怕。
1975 年夏天《大白鲨》 上映时我去看了这部电影,
那年我九岁,直到今天,我仍然记得片中布罗迪最终杀死巨鲨时影院里一片沸腾。
我彻底爱上了这部电影,当晚就梦见一条鲨鱼从马桶游上来,追着我满屋子跑。
我的经历是所有美国人的缩影,我们爱上《大白鲨》,然后对鲨鱼生出妄想症来。小时候我跟祖父母住在康涅狄格州沿海,是在海水里泡大的。看了《大白鲨》之后,尽管我仍然会去游泳,但总是带着一股模糊的恐惧感,觉得随时会有利齿咬住我的腿。小我两岁的妹妹受到电影的严重创伤,以至于她只有在退潮时才敢下水。别去管什么
1900 年以来康涅狄格州沿海仅发生过两起鲨鱼咬人事件,个人感受永远比客观事实更鲜活。
生活在巴哈马保护水域里的鼬鲨相对安全,但它们极少长时间停留在一个地方。迁徙过程中的鼬鲨常常会落入商业捕鱼者的罗网。
尽管有70多种鲨鱼比鼬鲨境况更差,动物保护主义者还是把它列为近危物种。
因此当我接下这次的报道任务,我决定做一件自己从来不敢想的事:与鲨鱼一起游泳。我将学习水肺潜水课程,然后前往巴哈马群岛中一个名叫虎滩的地方,与鼬鲨(也称“虎鲨”)
一同潜水。除大白鲨以外,鼬鲨是袭击人类记录最多的鲨鱼种类。这将是我拿到潜水执照之后第一次潜水,也就是说,是我第一次在泳池之外的地方潜水——而且没有笼子保护。听闻我的这一计划,大多数人都认为我要么特别勇敢,要么就是脑子坏了。
但我只是想要打破一个迷思而已。与鲨鱼有过亲密接触的人,通常是最不怕它们的,而没有人能比潜水员与鲨鱼更接近。虎滩的潜水员们聊起那里的鼬鲨来语气中充满爱意,就像在说自己的孩子或者宠物,他们给鲨鱼取名字,说起它们的小怪癖来立马就来了劲。在他们的眼里,这些鲨鱼比狗也凶不到哪去。(实际上,从它们的表现来看,鲨鱼比狗攻击性更低:2015
年,美国被狗咬死的人有 34 个,而全世界因鲨鱼袭击而死的人只有 6 个。)
巴哈马群岛中,一名潜水员近距离端详着一头鼬鲨。这一幕可能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危险:鼬鲨靠突袭方式获取猎物,一般不会袭击能够看见它们的潜水员。
但是打破迷思这个活儿比较棘手,因为现实极少是单方面的。我在虎滩首次潜水的前一天,夏威夷传来消息,说一个男人遭到一头鼬鲨袭击,鼬鲨死死咬住他不肯松口,他不得不把它的眼珠子揪出来才得以逃生。他的腿被咬得血肉模糊,只好把一只脚截肢。(受害者名叫托尼·李,袭击发生一个月后我与他聊过。他说他觉得自己没有把整个眼球拽出来,可能只是扯破了,但肯定是因为这一举动让鲨鱼松了口。所谓的击打鲨鱼鼻子防御法呢?只给托尼留下满手血淋淋的指关节而已。)当月在瓦胡岛海域一共发生了三起袭击事件,近年来,袭击次数呈上升趋势,夏威夷当局十分不安,因此下令对鼬鲨行为模式展开研究。
但在这里有必要提一下,鼬鲨并非只是因为它们袭击的人类数量才与我们相关。作为顶级掠食者,它们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平衡所用,制约着海龟等动物的行为,因而对海草生态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都生活在这一生态系统之中。
巴哈马群岛这片珊瑚礁的健康状况可能以我们尚未理解的方式仰赖于鼬鲨。澳大利亚的科学家们发现这种掠食者能够约束吃海草的动物,防止它们破坏海草生态系统。
另外,鼬鲨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很可能会随着气候变化而增长。如果海洋持续升温,有些物种会变成赢家,有些则会成为输家,而鼬鲨很有可能是赢家。它们喜爱温暖的海水,几乎什么都吃,而且一胎繁殖的数量很多。(许多种类的鲨鱼因为一胎生育的数量太少而尤为禁受不起过度捕捞行为的威胁。)以上这些特点让鼬鲨成为最强悍的鲨鱼种类之一。同时它们也位居体型最大的鲨鱼之列:成熟雌性长度可超过5.5米,重逾570公斤。只有大白鲨等少数几种鲨鱼的体型更大。因此这才是我涉足虎滩原因的更全面解释:我想要了解这种可能会在我们的海洋中数量越来越多的鲨鱼。
夏威夷(鼬鲨的活动中心)的科学家们抓到一条刚出生的小鼬鲨,它一米来长的身体上布满虎皮一样的斑纹,因此鼬鲨也叫虎鲨。随着年龄增长,这些斑纹会逐渐褪去。
(预知完整故事,请阅读《华夏地理》2016年6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