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秘鲁的世外桃源

(2016-07-07 10:37:43)

撰文:埃玛·马里斯 Emma Marris
摄影:查利·汉密尔顿·詹姆斯 Charlie Hamilton James
翻译:陈昊

 

埃利亚斯·马奇潘戈·舒维里伦尼拿起棕榈木制成的长弓与箭,箭头是削尖的竹棍。我们即将前往秘鲁的马努国家公园猎猴。马努国家公园是一大片受保护的雨林,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公园之一。
 

  这种狩猎是合法的。埃利亚斯属于一个名叫马特斯根卡的土著部落,该部落有不到一千人生活在公园里,其中大部分居住在马努河及其支流流域。公园里所有的土著居民(除了马特斯根卡还有其他一些与外界没有接触的原始部落)拥有采集植物与猎取动物自用的权利,但不能在没有特殊许可的情况下将园内资源出 售,而且狩猎时不能用枪。埃利亚斯与妻子在尤米巴托河边的一小片空地上种木薯、棉花等作物,孩子们采集水果和草药。埃利亚斯捕鱼、砍树,还负责打猎,尤其是蜘蛛猴和绒毛猴——这两种猴类是马特斯根卡人钟爱的食物,同时也都是受威胁物种。

 

秘鲁的世外桃源

正在野外考察的马特斯根卡族学生们吃的鱼是用传统方式捕捉到的:巴巴可鱼毒草的根被捣成浆,然后在河水中搅散,草根释放出鱼藤酮,这种毒素可以让鱼晕眩,但对食用鱼肉的人没有影响。
 

  许久以来,人们一直是以这样的方式生活,但是如今马特斯根卡人的数量在增长,这让爱护公园的生物学家们颇为担忧。假使他们人口翻倍怎么办?假使他们开始用枪怎么办?猴群能继续存活吗?而猴子在林间穿梭觅食时可以把果树的种子播往各处,假如没有了它们,森林又将变成什么模样?

   园区之外的森林被天然气开采、矿业和伐木作业切割得支离破碎,且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因此保护公园的行动变得至关重要。同时我们必须发问:居住在公园里的人们给它带来的是福祉还是灾祸?而公园对于这些居民来说又是好是坏?

 

秘鲁的世外桃源

上马德雷德迪奥斯河沿马努公园南部边界奔流。要想进入园区,游客们通常需先乘摩托艇顺流行驶5个小时(河水浅时所花时间更久),然后沿马努河向上游继续前进。

 

  53岁的埃利亚斯满头黑色卷发,目光犀利,上身穿着绿色足球队服,下身穿短裤,脚踩废旧轮胎做成的拖鞋。他的家就是空地上的几间棚屋,屋顶是棕榈叶搭成的。去年11月的一天,我们穿过他家的田地,钻进丛林。同行的有他女儿塔利亚、女婿马丁,还有一个十几岁的外孙女。塔利亚身上围着手工编织的兜囊,以便将采集到的植物装运回来。我还叫上了人类学家格伦·谢泼德,他与马特斯根卡人共同生活和工作了三十年,是少数能够流利运用他们语言的外人之一。

   走入丛林五分钟后,我们听见暗黑伶猴的叫声。猎人们没有放慢脚步,因为伶猴是孩子们练手用的狩猎目标。又走了五分钟,我们听见一群卷尾猴的动静。埃利亚斯停下脚步,甚至举起弓,但又放它们走了。他在等待更美味的食物。我们开始检查果树,很快发现有几棵树刚掉了果子。猴子们来过这里,但现在已经走了。又过了一个小时,终于,塔利亚脸上露出惊喜之色。她小声说道:是蜘蛛猴。

 

秘鲁的世外桃源

上马德雷德迪奥斯河沿马努公园南部边界奔流。要想进入园区,游客们通常需先乘摩托艇顺流行驶5个小时(河水浅时所花时间更久),然后沿马努河向上游继续前进。

 

  53岁的埃利亚斯满头黑色卷发,目光犀利,上身穿着绿色足球队服,下身穿短裤,脚踩废旧轮胎做成的拖鞋。他的家就是空地上的几间棚屋,屋顶是棕榈叶搭成的。去年11月的一天,我们穿过他家的田地,钻进丛林。同行的有他女儿塔利亚、女婿马丁,还有一个十几岁的外孙女。塔利亚身上围着手工编织的兜囊,以便将采集到的植物装运回来。我还叫上了人类学家格伦·谢泼德,他与马特斯根卡人共同生活和工作了三十年,是少数能够流利运用他们语言的外人之一。

   走入丛林五分钟后,我们听见暗黑伶猴的叫声。猎人们没有放慢脚步,因为伶猴是孩子们练手用的狩猎目标。又走了五分钟,我们听见一群卷尾猴的动静。埃利亚斯停下脚步,甚至举起弓,但又放它们走了。他在等待更美味的食物。我们开始检查果树,很快发现有几棵树刚掉了果子。猴子们来过这里,但现在已经走了。又过了一个小时,终于,塔利亚脸上露出惊喜之色。她小声说道:是蜘蛛猴。

 

秘鲁的世外桃源

巨獭可以长到1.8米长,每天吃3.5公斤鱼。这种动物曾经在南美洲的湖泊与河流中十分常见,而如今在大多数地区都已成为濒危物种。但马努国家公园的巨獭数量却有所回升,因为1973年禁止了对巨獭的商业捕猎行为。

 

原文链接:http://www.nationalgeographic.com.cn/magazine/2016/06/981.html

 

(预知完整故事,请阅读《华夏地理》2016年6月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